[发明专利]丁烯二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该树脂制备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2434.5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庆;吴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22/14 | 分类号: | C08F122/14;B22D1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浇铸 结晶器 脱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丁烯二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该树脂制备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
背景技术
铝合金加工浇铸脱模传统上一般在模具表面涂一层石墨润滑脂,这种加工工艺的缺点是人力成本高,手工涂抹不均匀,高温浇铸时冒烟严重,模具受损大,成品表面平整度差等。
由于存在以上诸多的缺点,新型的浇铸脱模工艺采用结晶器表面密布毛细管,毛细管中充入豆油等植物油或一些高温性能较好的润滑油进行润滑脱模,克服了以上的缺点,但是目前使用的毛细管脱模油往往由于性能不良,导致积炭严重,毛细管孔经常堵塞,影响浇铸脱模效果,同时冒烟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人员开发了如公开号:103084539A,专利名称:铝合金浇铸结晶器毛细管脱模油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其组分组成为二丁烷亚磷酸酯3-5%;聚氧丁烯单丁醚95-97%。
该脱模油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夏天或生产车间温度较高时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到了冬天,就会出现问题,如:由于产品的运动粘度高,加注不容易,布满整个毛细管的时间过长;还由于产品的理化指标独特,很难用其他相似性能的材料进行稀释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丁烯二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该树脂制备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丁烯二酸树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组分的物质制备而成:丁烯二酸或丁烯二酸酐,脂肪醇;其中,上述丁烯二酸或丁烯二酸酐与脂肪醇的摩尔比为1:1.9-2;
上述脂肪醇选自C10-C20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上述脂肪醇选自月桂醇、异十三醇、十四碳醇、十六醇、油醇、硬脂醇、花生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丁烯二酸树脂的制造方法,即、由丁烯二酸或丁烯二酸酐和脂肪醇先进行酯化反应后,再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制备而成的。
上述丁烯二酸树脂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一:将丁烯二酸或丁烯二酸酐和脂肪醇加入聚合釜内,加入催化剂,充入保护气转换出聚合釜内空气,于180~22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3~5小时;反应后减压排出水分,即为丁烯二酸酯;
步骤二、往聚合釜内加入引发剂搅拌,保持反应温度为160-180℃,聚合反应4-8小时后,将聚合釜内的聚合物排出,在100℃以上的温度过滤去除杂质,即为丁烯二酸树脂。
其中,在上述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为稀硫酸或阳离子交换树脂;
当催化剂为稀硫酸时,其硫酸的有效重量优选占反应物总重量的0.3~0.5%;
当催化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时,阳离子交换树脂优选占反应物总重量的1~2%;
上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上述引发剂的使用量优选为丁烯二酸或丁烯二酸酐重量的0.5~1%。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其特征在于:制造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的原料中包含有上述方法制备的丁烯二酸树脂,且该丁烯二酸树脂的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99%。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的优选方案,即、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制造而成:
丁烯二酸树脂 25-75%;
多元醇酯 25-75%;
磷酸酯 0-5%。
其中,上述多元醇酯选自由多元醇与一元脂肪酸进行酯化反应人工合成所得的合成酯或天然脂肪酸多元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上述合成类的多元醇酯优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双季戊四醇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棕榈酸酯、季戊四醇四棕榈酸酯、双季戊四醇棕榈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上述磷酸酯优选自磷酸三丁酯、三异辛醇磷酸酯、磷酸三甲酚酯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铝浇铸结晶器脱模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各组分在不超过120℃温度下混合搅拌至透明时即可,冷却后包装。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2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