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2464.6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恩昆;于儒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诚信盈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02 | 分类号: | C09G1/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海县静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烤漆或金属的表面,如汽车的表面等,长期与外界接触,与坚硬的物质磕碰或阳光、雨水的侵蚀,表面经常回出现划痕,一方面影响美观性,另一方面影响产品的性能。现有技术中利用抛光液、抛光工艺对其进行处理。抛光液中包含氧化铝微粒,利用其对划痕进行研磨。但氧化铝基质的抛光液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超过1000℃的高温灼烧生成α型氧化铝,之后对α型氧化铝进行研磨达到一定的粒度;氧化铝在研磨过程中易碎,不易得到满足粒度要求的颗粒;因而氧化铝基质的抛光液成本较高。此外,α型氧化铝的硬度为9,使用时容易使漆面产生细微划痕,造成漆面不平整,影响漆面的表观性能。氧化铝抛光液为悬浮液,氧化铝微粒在液相中分布不均匀,长期静置易分层,导致抛光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氧化铝基质的抛光液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氧化铝微粒易破碎,使用时容易使漆面产生划伤。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液。所述抛光液按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或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植物油或矿物油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抛光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容器中加入一半的去离子水、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热至40~50℃,搅拌10~30min;
(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分子筛、乳化剂、增稠剂、硬脂酸,升温至70~120℃,搅拌均匀;
(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三乙醇胺和润滑剂,搅拌0.5~2h后降至室温,即得抛光液。
优选地,步骤(1)、(2)和(3)中,搅拌的转速小于等于300r/min。
优选地,步骤(2)中升温至80~100℃。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涉及上述抛光液在烤漆表面、金属表面、玻璃表面的抛光应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提供的抛光液,采用分子筛为基质,其硬度为3~5,进行抛光处理时不产生细微划痕,不会对漆面产生二次伤害。分子筛易成型,较氧化铝更容易达到微米级的粒度,且生产过程中不易破碎,成品率高。(2)分子筛微粒具有细微的孔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抛光液的分散体系中,其表面及孔道易吸附乳化剂、溶剂等,使分子筛微粒均匀分散在液相体系中,长期静置,体系稳定不易分层。(3)本发明中还添加了三乙醇胺,与水、丙二醇复配,提高液相的相容性,防止分子筛微粒的聚集,利于分子筛微粒在液相中的稳定分散。此外,抛光液体系中的三乙醇胺具有弱碱性,中和分子筛的酸性,降低抛光液对抛光刷等抛光机械的损伤。(4)本发明中还添加了矿物油或植物油作为润滑剂,提高抛光液与待加工表面的亲和性,利于抛光过程的进行。分子筛微粒研磨划痕后,润滑剂和硬脂酸在加工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加工表面平整,增加表面弹性,防止划痕的再生,使抛光后的表面维持整洁光亮。(5)本发明提供的抛光液的生产方法,步骤简单,条件温和,易操作,利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抛光液,每1kg包括:分子筛1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1g,增稠剂1g,硬脂酸5g,丙二醇5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g,矿物油30g,去离子水900g。其中,分子筛的粒径为0.1~10μm,增稠剂为纤维素醚类增稠剂。
制备方法:
(1)在容器中加入一半的去离子水、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热至42℃,搅拌15min,,转速为150r/min。
(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分子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增稠剂、硬脂酸,升温至75℃,搅拌均匀。
(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三乙醇胺和矿物油,搅拌0.5h后降至室温,即得抛光液。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诚信盈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诚信盈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2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