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及使用较为便利的智能塑壳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2893.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3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敏;林铁敏;刘日松;杜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瑞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使用 较为 便利 智能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塑壳断路。
背景技术
相比于其它大多数总线,Modbus总线本身存在的许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效率低、系统的实时性差、通信的可靠性低、后期维护成本高、网络工程调试复杂、传输距离不理想、单总线可挂接的节点少、应用不灵活等。但是在工业现场总线的应用中,Modbus协议使用的RS485在硬件成本以及开发难度上略有优势,在国内仍有广泛应用,所以在现阶段完全放弃Modbus总线是不现实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断路器大多是应用Modbus协议进行开发设计,然后通过协议转换器应用于其它总线网络中。另外,目前的智能断路器,都是采用外接的协议转换器进行协议转换,其缺点是布线较为麻烦,此外由于智能断路器和协议转换器基本上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彼此之间并没有较好的一致性,比如不同厂家的智能断路器的性能参数及其设置有所差异,而不同厂家的协议转换器的性能及价格也相差较大,导致客户很难找到比较适合自己采用的断路器及配套的协议转换器,导致最后的成本造价及性能上总是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塑壳断路器,其所用通信协议转换器的安装及使用较为便利,其适用范围较广,也便于客户选购。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塑壳断路器本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包括面板和侧壁;所述面板和侧壁设有相连的缺口,所述上盖内设有正对侧壁上的缺口设置的第一通信接口插座;该智能塑壳断路器还包括通信协议转换器;通信协议转换器壳体的内侧端位于上盖内部,并设有与第一通信接口插座相配合的第一通信接口插头,其壳体外侧端设有第二通信接口插座;所述通信协议转换器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上盖侧壁在其缺口两侧的壁体上各设有一个导向滑块,所述通信协议转换器壳体在正对导向滑块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和导向滑块的配合导向,使得所述通信协议转换器壳体沿着垂直于上盖中设有缺口的侧壁的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的智能塑壳断路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通信协议转换器壳体上设有两个定位插销,所述底座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插销相配合的定位孔,当通信协议转换器滑动到位后,定位插销可插接在定位孔中以将通信协议转换器壳体固定在所述缺口中;所述定位插销可伸缩的设置在通信协议转换器壳体上;当各定位插销缩进时,其底部插入相应的定位孔中,从而把通信协议转换器定位在缺口中;再按一次各定位插销后,定位插销则从定位孔中弹出,从而可以拆卸该通信协议转换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结构较为紧凑合理,所用通信协议转换器的安装及使用较为便利,其适用范围较广,也便于客户选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智能塑壳断路器中通信协议转换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通信协议转换器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智能塑壳断路器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智能塑壳断路器中通信协议转换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通信协议转换器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智能塑壳断路器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智能塑壳断路器中通信协议转换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通信协议转换器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智能塑壳断路器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智能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1、远程动作执行机构图中未画出和固定在塑壳断路器本体1上的通信协议转换器2。
塑壳断路器本体包括底座11和上盖12,所述上盖包括面板121和侧壁122;所述面板和侧壁设有相连的缺口123,所述上盖内设有正对侧壁上的缺口设置的第一通信接口插座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瑞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瑞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2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