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二氧化氯溶液制备内用消毒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4050.7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仝森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K9/08;A61P1/02;A61P31/04;A61P1/00;A61P11/02;A61P11/04;A61P11/00;A61P31/06;A61P31/18;A61P1/16;A61P31/2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溶液 制备 消毒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是特定浓度的纯二氧化氯溶液,以口服、气雾吸入、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用于针对某种致病微生物的杀灭采用的新方案。与外用消毒剂相对应的内用消毒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背景技术:
本人在2001年设计了纯二氧化氯发生器(专利号ZL 01205297.3)是研究纯二氧化氯溶液性质的第一人,希望能解决使用中的难题;经过6个月的反复试验,解决了二氧化氯溶液易分解的难题,发现了纯二氧化氯溶液长期保存的方法,但包装、储存、运输的要求与成本太高,不适用于消毒剂的市场要求,2003年11月,本人控股的公司,在该项目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放弃纯二氧化氯溶液的项目生产。自2014年4月起,本人再次制造纯二氧化氯溶液并研究其在药用的可能性,本人曾经长达15天连续饮用50ml,浓度100-130mg/l及长达30天连续饮用300ml,浓度40mg/l的纯二氧化氯溶液经历,以及采用气雾吸入25mg/l浓度的纯二氧化氯溶液的试验5天,及对2名幽门螺杆菌感染志愿患者根治胃病,对纯二氧化氯溶液药用的可能性信心十足。
二氧化氯的历史与通性:二氧化氯(ClO2)是汉弗莱·戴维于1811年发现的。根据浓度的不同,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浓度很高时,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浓度极低时,具有青草气味及轻微的甜味。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及刺激。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与水同级的A1级),被誉为“二氧化氯是上帝给予人类最真诚的礼物”。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棕红色气体,浓度低是黄绿色气体,相对空气比重为1.1,比空气重。液体比重2.37,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100ppm二氧化氯(ClO2)水溶液,具有青草气味及轻微的甜味,二氧化氯(ClO2)沸点11℃,凝固点-59℃。易溶于水、冰醋酸和四氯化碳等溶剂。液化二氧化氯及高浓度二氧化氯极不稳定,撞击或日光照射均会发生爆炸。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0%就可能发生爆炸,低于10%则是稳定性极好的物质,没有爆炸的危险。
二氧化氯气体毒性比氯气、臭氧小很多,空气中,氯气浓度1.2mg/m3,臭氧1.6mg/m3,人就呈现急性头痛、甚至于死亡;而纯二氧化氯气体在低于120mg/m3浓度,不会发生上述危险的现象。二氧化氯气体稳定性比臭氧高,空气中,臭氧在18℃就分解,二氧化氯小于35℃不会分解。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溶解度是氯气的5倍,在室温30mm/Hg分压下,溶解度为2.9g/L;在室温760mm/Hg压力(常压),溶解度为3.1g/L。二氧化氯不易被水解,在水中以单分子的形成存在,在低浓度下(10mg/L以下),它杀菌、消毒能力,主要以氧化的方式进行,与氯气杀菌消毒不同,氯气消毒以电子转移的方式进行。因此ClO2杀茵可在pH值较大范围内(2~10)高效杀菌消毒,且对人体无害。
经检测水中ClO2在1mg/L浓度以下时对比1mg/L氯气的杀茵能力超过5倍以上(在各种介质下,对应杀灭的时间,残菌数量,对照得出的结论与现有文献中ClO2杀菌能力按有效氯大于Cl2的2.6 倍的数据有出入)。
影响ClO2的杀菌能力的因素:
对它不良影响的是:Cl2或对应的ClO-离子、ClO2-、ClO3-。
对它产生促进作用的是:溶解氧、H2O2、Fe2+离子、Cl-。
对它没有影响的是:CO32-、Na+、Ca2+。
纯二氧化氯溶液定义是指不计算CO32-离子含量的二氧化氯水溶液,纯度超过99%。
物理化学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仝森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仝森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4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