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二氧化氯溶液制备内用消毒剂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14050.7 申请日: 2015-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4666330B 公开(公告)日: 2018-03-16
发明(设计)人: 周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仝森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00 分类号: A61K33/00;A61K9/08;A61P1/02;A61P31/04;A61P1/00;A61P11/02;A61P11/04;A61P11/00;A61P31/06;A61P31/18;A61P1/16;A61P31/20;A61P31/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氧化 溶液 制备 消毒剂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是特定浓度的纯二氧化氯溶液,以口服、气雾吸入、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用于针对某种致病微生物的杀灭采用的新方案。与外用消毒剂相对应的内用消毒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背景技术:

本人在2001年设计了纯二氧化氯发生器(专利号ZL 01205297.3)是研究纯二氧化氯溶液性质的第一人,希望能解决使用中的难题;经过6个月的反复试验,解决了二氧化氯溶液易分解的难题,发现了纯二氧化氯溶液长期保存的方法,但包装、储存、运输的要求与成本太高,不适用于消毒剂的市场要求,2003年11月,本人控股的公司,在该项目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放弃纯二氧化氯溶液的项目生产。自2014年4月起,本人再次制造纯二氧化氯溶液并研究其在药用的可能性,本人曾经长达15天连续饮用50ml,浓度100-130mg/l及长达30天连续饮用300ml,浓度40mg/l的纯二氧化氯溶液经历,以及采用气雾吸入25mg/l浓度的纯二氧化氯溶液的试验5天,及对2名幽门螺杆菌感染志愿患者根治胃病,对纯二氧化氯溶液药用的可能性信心十足。

二氧化氯的历史与通性:二氧化氯(ClO2)是汉弗莱·戴维于1811年发现的。根据浓度的不同,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浓度很高时,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浓度极低时,具有青草气味及轻微的甜味。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及刺激。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与水同级的A1级),被誉为“二氧化氯是上帝给予人类最真诚的礼物”。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棕红色气体,浓度低是黄绿色气体,相对空气比重为1.1,比空气重。液体比重2.37,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100ppm二氧化氯(ClO2)水溶液,具有青草气味及轻微的甜味,二氧化氯(ClO2)沸点11℃,凝固点-59℃。易溶于水、冰醋酸和四氯化碳等溶剂。液化二氧化氯及高浓度二氧化氯极不稳定,撞击或日光照射均会发生爆炸。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0%就可能发生爆炸,低于10%则是稳定性极好的物质,没有爆炸的危险。

二氧化氯气体毒性比氯气、臭氧小很多,空气中,氯气浓度1.2mg/m3,臭氧1.6mg/m3,人就呈现急性头痛、甚至于死亡;而纯二氧化氯气体在低于120mg/m3浓度,不会发生上述危险的现象。二氧化氯气体稳定性比臭氧高,空气中,臭氧在18℃就分解,二氧化氯小于35℃不会分解。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溶解度是氯气的5倍,在室温30mm/Hg分压下,溶解度为2.9g/L;在室温760mm/Hg压力(常压),溶解度为3.1g/L。二氧化氯不易被水解,在水中以单分子的形成存在,在低浓度下(10mg/L以下),它杀菌、消毒能力,主要以氧化的方式进行,与氯气杀菌消毒不同,氯气消毒以电子转移的方式进行。因此ClO2杀茵可在pH值较大范围内(2~10)高效杀菌消毒,且对人体无害。

经检测水中ClO2在1mg/L浓度以下时对比1mg/L氯气的杀茵能力超过5倍以上(在各种介质下,对应杀灭的时间,残菌数量,对照得出的结论与现有文献中ClO2杀菌能力按有效氯大于Cl2的2.6 倍的数据有出入)。

影响ClO2的杀菌能力的因素:

对它不良影响的是:Cl2或对应的ClO-离子、ClO2-、ClO3-

对它产生促进作用的是:溶解氧、H2O2、Fe2+离子、Cl-

对它没有影响的是:CO32-、Na+、Ca2+

纯二氧化氯溶液定义是指不计算CO32-离子含量的二氧化氯水溶液,纯度超过99%。

物理化学性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仝森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仝森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4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