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的管线巡检闪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4687.6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鹏;宋勇;何小旭;张至怡;刘岩;韩宇韬;谷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7C3/00 | 分类号: | G07C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管线 巡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北斗的仪表巡检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管线巡检闪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阶段巡检工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无法客观、方便地掌握巡检人员巡检的到位情况,因而无法有效地保证巡检工作人员按计划要求,按时按周期对所有的管线或附属设施开展巡视,使巡检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线状态和设施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无法方便、可靠的记录存档,目前很多用户还在使用纸张记录的方式记录巡检信息,保存不便,如录入电脑存档,又存在数据丢失,误差的问题,并耗工费时。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等历史数据无法有效地利用,查询不便,对设备的缺陷分析,设备选型,辅助决策无从实施。目前的管线巡检工作主要依靠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并结合不定期的现场抽查等管理方法,对数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这样源头的巡检质量和数据真实性无法保障,同时采集回的数据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因此需要借助现代新的技术搭建巡检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巡检工作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管线巡检闪测系统。解决室外环境下快速高效的进行仪表巡检,并融合相关的检测位置信息、多媒体图像信息、设备标识信息并与巡检人员绑定。通过巡检终端和巡检管理平台完成巡检任务计划制定、巡检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分析、仪表预警、仪表健康综合指数等功能,提升巡检检测效率,融合人员、巡检现场时空数据,有效防止巡检作弊现象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的管线巡检闪测系统,包括便携式智能管线巡检闪测终端和巡检智能管理平台;所述便携式智能管线巡检闪测终端与巡检智能管理平台连接;所述便携式智能管线巡检闪测终端包括RFID设备识别系统、图像自动抄表系统、北斗导航定位及短报文系统以及集成RFID设备识别、图像快速捕获、图像处理、仪表计数、任务提醒、流程确认功能的嵌入式终端处理模块;所述嵌入式终端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RFID设备识别系统、图像自动抄表系统、北斗导航定位及短报文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便携式智能管线巡检闪测终端与巡检智能管理平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卫星、北斗短报文网络、WIFI、蓝牙和/或USB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图像自动抄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图像速闪捕获单元、图像滤波优化单元、智能模式识别单元和智能提取存储单元。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北斗导航定位及短报文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北斗短报文系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由天线、导航定位射频模块、基带模块、位置解算模块、设备驱动程序组成;所述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通过内部总线连接至平台硬件系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北斗短报文系统由北斗天线单元、主机单元、设备驱动程序组成,所述北斗短报文系统通过内部总线连接到平台硬件系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RFID设备识别系统包括RFID标签、内置于智能巡检闪测装置的RFID读写器、RFID天线;所述RFID标签上设置有标签编码。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RFID标签是UHF超高频频段无源电子标签或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巡检智能管理平台设置在动态监测中心,用于系统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巡检智能管理平台包括任务提醒模块、数据一致性校验模块、异常报警模块、统计分析模块、趋势图查看模块、设备健康状态综合指数仪表盘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精准标识,RFID标签与设备一一关联,TID全球唯一。自动识别,终端与RFID标签通过无线信号非接触式自动读取。图像智能分析,通过图像自动分析仪表量程、计量数据。操作便捷,终端巡检人员可视化一键式操作巡检。平台智能统计分析,三维展示、历史查询、预警分析、趋势展示、健康指数仪表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4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监控功能的门禁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卡通终端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