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状物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5704.8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剑;万昌江;刘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状 物质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状物质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在线同步检测粉末状物质加热质量的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如下方法测量粉末状物质(如药粉等)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首先要将粉末状物质放入烘箱内加热,待加热一段时间后将粉末状物质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然后通过天平测量经加热后的粉末状物质质量,从而得到加热前、后粉末状物质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为了分析粉末状物质加热过程中释放/分解的气体;在加热粉末状物质的过程中,通过气泵抽取烘箱内的气体,从而采集粉末状物质热分解气化过程中分解的气体。
目前这种测量粉末状物质加热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当粉末状物质由烘箱内取出、冷却,再到天平中测量的过程中,粉末状物质高低温交替,环境湿度变化,如移出时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等会对实际的数据的准确度产生影响,导致测量数据难以真实有效的反应粉末状物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
另外,由于在加热粉末状物质的过程中,通过气泵抽取烘箱内的气体,来采集粉末状物质热分解气化过程中分解的气体,这样就将在烘箱内形成空气流动;而电子称重装置(如电子天平)的称量精度高,且粉末状物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量本就很小,烘箱的空气流动将会影响到电子称重装置的称量准确性,尤其是对于粉末状物质等粉末状粉末状物质来说,受空气流动的影响更大;从而导致测量数据难以真实有效的反应粉末状物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粉末状物质处理装置,其不仅能够在线同步检测粉末状物质加热质量变化,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有在采集烘箱内气体的同时,有效避免因烘箱内形成空气流动而导致测量数据难以真实有效的反应粉末状物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状物质处理装置,包括烘箱,安装架,设置在烘箱底部的电子称重装置,设置在烘箱上的气体采样装置及体积补偿装置;所述烘箱中部设有隔板,所述电子称重装置位于隔板下方,气体采样装置及体积补偿装置位于隔板上方;所述隔板上表面上设有推动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下导气通孔,所述推动板上设有若干上导气通孔;所述烘箱侧面上设有导向通孔,该导向通孔内可滑动的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推动板相连,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推动推杆的第一推动气缸;所述推杆上设有内凸块及外凸块,且内凸块位于烘箱内侧,外凸块位于烘箱外侧,并且当内凸块抵靠在烘箱内侧面上时,所述上导气通孔与下导气通孔正对分布,当外凸块抵靠在烘箱外侧面上时,所述上导气通孔与下导气通孔错开分布;所述体积补偿装置包括设置在烘箱侧面上、并与烘箱内腔相连通的水平导向套,可滑动设置在水平导向套内的补偿圆柱,所述水平导向套内侧面上、位于补偿圆柱与水平导向套内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气体采样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水平采集缸体,设置在水平采集缸体内的推移轴杆及至少两个可滑动设置在水平采集缸体内的活塞体,且相邻两活塞体之间通过连接轴杆相连接,相邻两活塞体之间还设有气囊体;水平采集缸体的一端与烘箱内腔相连通,另一端设有避让通孔,所述推移轴杆的一端与靠近避让通孔的活塞体相连接,另一端穿过避让通孔,并位于水平采集缸体外侧,推移轴杆上设有沿推移轴杆轴向延伸的主导气通道,且主导气通道往活塞体方向延伸,并穿过各连接轴杆;该主导气通道的一端往外延伸,并在水平采集缸体外侧的推移轴杆上形成进排气口,另一端封闭;各连接轴杆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主导气通道相连通的径向通孔,且各气囊体的内腔分别与对应的径向通孔相连通;所述水平采集缸体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水平采集缸体内腔连通的采样通孔,且采样通孔内设有可取出的密封堵头;所述推移轴杆上、位于水平采集缸体内侧设有内限位挡块,当内限位挡块抵靠在避让通孔所在的水平采集缸体端面上时,各活塞体位于水平采集缸体内部,且相邻两活塞体之间的水平采集缸体上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的采样通孔;
所述水平采集缸体与水平导向套位于烘箱的相对两侧,且水平采集缸体与水平导向套同轴设置,所述补偿圆柱与靠近补偿圆柱的活塞体之间设有连接轴杆件,该连接轴杆件的一端与补偿圆柱的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体端面相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推移活塞体的第二推动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5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