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流泥沙自动监测仪进水口虹吸式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6148.6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张之韬;周辉;陈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庆华;李军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杨钦祥 |
地址: | 05001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流 泥沙 自动 监测 进水 虹吸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水土流失的仪器,尤其是一种径流泥沙自动监测仪进水口虹吸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土保持监测观测试验中,对泥沙的取样是影响试验精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原有依靠人工在水桶中搅拌泥水,达到稳定后,再采用取样桶取样的方式精度很低,泥沙淤积现象很严重,并且耗费人工和人力。对整个观测试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影响监测工作的进展,不能准确的得到最接近真实的样本,严重的影响水土流失的监测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取样均匀准确的径流泥沙自动监测仪进水口虹吸式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径流泥沙自动监测仪进水口虹吸式调节装置,其包括储水箱、设置在储水箱底部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进水口位于储水箱底部,所述储水箱底壁是漏斗形或球冠形,所述储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进一步说,所述储水箱包括底板、筒壁以及顶壁,所述底板是锥管形,所述锥管形底板的大口与筒壁无缝连接,所述锥管形底板的小口与虹吸管进水口相对应。
进一步说,所述虹吸管包括中心管以及套装在中心管顶端的套筒管,所述套筒管通过连接杆与中心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管顶部封闭,所述中心管竖直设置,所述套筒管与中心管同心设置,所述套筒管位于储水箱内部,所述套筒管底部与底板形成环形返水口,所述中心管延伸出底板形成落水管,所述中心管与锥管形底板的小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虹吸管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U形管,所述U形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是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锥管形底板的小口相对应,所述锥管形底板的小口封闭,所述第二支管穿过底板向下延伸形成落水管,所述第一支管与底板之间形成返水口。
进一步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水锥 ,所述导水锥 与第一支管相对应。
进一步说,所述虹吸管包括与锥管形底板的小口连通的引水管以及与引水管另一端连通的U形管,所述U形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是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引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向下延伸形成落水管。
进一步说,所述顶壁扣合在筒壁顶部,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顶壁上。
进一步说,所述储水箱上部水平设置有筛板。
进一步说,所述筛板通过储水箱内壁上的凸台活动设置在储水箱内,所述筛板位于中心管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储水箱的上部进水,水流的冲击会使储水箱内的水流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出现沉积现象,虹吸管可以使采样的水流稳定取样准确,有利于水土流失监测的数据准确性,得到更科学的基础数据。
储水箱底部设置为锥形,这样水样进入储水箱后从虹吸管流出时,储水箱内的水会均匀的向出水口流出,没有死角,取样水体水样更均匀。
套筒管与底板形成环形的返水口,这样储水箱的水由环形的反水口向上进入中心管,水样由中心管向下形成虹吸,这样返水口的吸力会将水样均匀的吸走,水样更均匀,当降雨量小的时候储水箱会将水样存储起来,水样达到中心管高度时,水样会进入中心管形成虹吸,结合锥形的底板,这样水样就不会有沉淀现象,中心管提取的水样更均匀;由于水流量小监测很难,经过储水箱底板和中心管的高度差,对流失水样进行继续后再经过中心管到达监测装置,这样水流充裕,采样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准确的监测出水样中的含沙量;在降雨量大的情况下水流直接进入储水箱下游的监测设备。
导水锥改变返水口与底板的水流,避免形成涡流,使水样均匀平顺的进入落水管。
倒置的U形管也可以实现虹吸引流,第一支管的管口与底板形成返水口,将水样吸取出储水箱,降雨量小时储水箱将水进行储蓄,达到U形管顶端后会流入第二支管,形成虹吸后水样会均匀的流入监测机构。
引水管将取样水引到第一支管的管口,水位达到U形管顶端后会流入第二支管,储水箱内的水没有沉淀,取样均匀,形成虹吸后水样会均匀的流入监测机构。
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顶部,这样储水箱内的水体会在入水水流的影响下储水箱21内的水体会一直被扰动,避免沉淀。
在进水口和虹吸管之间设置筛板,这样就会避免杂草和树枝阻塞监测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庆华;李军;,未经周庆华;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6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