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7280.9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雪雅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6;C08L83/05;C08K13/02;C08K3/36;C08K5/098;C08K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焦明辉 |
地址: | 52914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混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炼胶领域,更特别涉及主要应用于环保厨具、医疗机械和婴儿用品的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硅橡胶混炼胶主要应用于电器配套杂件,例如遥控器按键、电饭煲密封圈、压力锅密封圈等电器配套产品。然而,现有的硅橡胶混炼胶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邵氏硬度偏低,只有75度以下,因而生产出来的制品偏软,没有刚度,不适合生产和代替现在市场塑料制品,因为,硬度要达到要求就必须得高于90度邵氏硬度。因此,亟需一种硬度较高,能够符合技术要求,可替代现有市场塑料制品的硅橡胶混炼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橡胶混炼胶,其硬度较高且能保持一定的力学性能,可应用于更高层次的环保厨具、医疗器械和婴儿用品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橡胶混炼胶,以重量计,其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90-100份;
乙烯基硅橡胶,4-6份;
白炭黑,55-65份;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6-9份;
含氢硅油,2-5份;
偶联剂,2-5份;
硬脂酸锌,0.5-2份;及
交联剂,1-4份。
优选地,以重量计,硅橡胶混炼胶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份;
乙烯基硅橡胶,5份;
白炭黑,60份;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
含氢硅油,3份;
偶联剂,3份;
硬脂酸锌,0.5份;及
交联剂,2份。
优选地,上述乙烯基硅橡胶中乙烯基的摩尔含量为2%-3%。
优选地,上述白炭黑为比表面积为250m2/g的气相法白炭黑。
进一步地,上述含氢硅油为高含氢硅油,优选日本信越公司的型号为KF-99的高含氢硅油。
优选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A-172或硅烷偶联剂A-151。
优选地,交联剂为双二五硫化剂,其化学名称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重量计,向90-100份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添加4-6份乙烯基硅橡胶、6-9份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5-65份白炭黑、2-5份含氢硅油、2-5份偶联剂和0.5-2份硬脂酸锌,并在捏合机中进行混炼,其中55-65份白炭黑分多次添加到所述捏合机中;
(2)混炼均匀后,再在130-150℃下混炼80-100分钟,然后抽真空15-30分钟,形成硅胶胶料;
(3)将硅胶胶料投入开炼机中,并加入1-4份交联剂,混匀后得到硅橡胶混炼胶。
优选地,乙烯基硅橡胶中乙烯基的摩尔含量为2%-3%,白炭黑为比表面积为250m2/g的气相法白炭黑,含氢硅油为高含氢硅油,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A-172或硅烷偶联剂A-151,交联剂双二五硫化剂,其化学名称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更优选地,在步骤(2)中,在130-150℃下混炼90分钟,再抽真空20分钟,形成硅胶胶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橡胶混炼胶,其硬度可达到90邵氏硬度,能保持一定的力学性能,增加了产品使用功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成本低,可塑度低,透明度高,性能好,设备要求功率低,能耗低,加工容易,成品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硅橡胶混炼胶,以重量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10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份乙烯基硅橡胶,其中乙烯基摩尔含量为2.5%;60份白炭黑,该白炭黑为比表面积为250m2/g的气相法白炭黑;8份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高含氢硅油;3份硅烷偶联剂A-172;0.5份硬脂酸锌;及2份双二五硫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雪雅;,未经赵雪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7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玉米色素提取工艺
- 下一篇:一种耐油碳纤维复合尼龙材料制得的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