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智能手环手势识别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7688.6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兵;刘长红;谭梓维;张宏康;单晓明;严一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智能 手势 识别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可穿戴智能手环手势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置传感器、微处理器以及手势指令发送模块;
所述位置传感器为MP9150模块,所述MPU9150模块集成了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一个可扩展的数字运动处理器DMP以及一个I2C接口;
所述微处理器为STM32F103,所述MPU9150模块通过I2C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手势指令发送模块通过蓝牙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蓝牙模块为CC2540,其通过串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2.一种可穿戴智能手环手势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手势指令发送模块发送需要判断的手势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DMP库驱动位置传感器采集数据及微处理器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判断是否是需要识别的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智能手环手势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STM32初始化;
b MPU9150初始化;
c STM32将DMP库写入MPU9150;
d STM32读取加速度、角速度、四元数,得到欧拉角;
e 判断手势指令发送模块是否发送指令,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上一步骤;
f 调用相应手势函数进行判断手势识别;
g 读取到的手势与需要识别的手势是否一致,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上一步骤;
h STM32发出相应信息到手势指令发送模块提示手势识别正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智能手环手势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MPU9150内部DMP包括以下步骤:
a 传感器设定;
b 传感器设定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c Fifo设定并判断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d DMP采样速率设定;
e 采样速率设定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f 开启DMP功能;
g 开启DMP功能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h 初始方向设定偏差;
i 初始化方向设定偏差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j DMP使能;
k DMP使能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l Fifo速度设定;
m Fifo速度设定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n DMP自测;
o DMP自测是否成功,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程序进入死循环;
p 开启DMP成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智能手环手势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是需要识别的手势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 读取MPU9150数据;
b MPU9150起始位置是否在设定起始位置范围内,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上一步骤;
c 记下当前位置的欧拉角,加速度,角速度;
d 延时一小段时间;
e 再次读取读取MPU9150数据;
f 比较两次采集到的数据判断手势是否正确,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返回步骤a;
g 手势识别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76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早教互动功能的婴幼儿护栏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实用成人大床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