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的S型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17894.7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申国哲;刘立忠;葛永鹏;胡平;盈亮;张金女;林发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均匀 水冷 分区 冷却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的S型冲压模具,属于模具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模具结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冲压模具又是重中之重,也是形成自主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热成形技术,又称热冲压技术,是将硼钢钢板(初始强度为500~600MPa)加热至奥氏体化状态,快速转移到模具中高速冲压成形,在保证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制件在模具中以大于27℃/s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火处理,保压淬火一段时间,以获得具有均匀马氏体组织的超高强钢零件的成形方式。热成形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大大扩展了高强钢在汽车零件上的应用范围。然而,高强度零部件给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吸收以及成形后部件的再加工带来了困难,我们更希望在零部件的局部区域获得相对较软、延伸率更好的微观组织。基于此,在热成形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更适合汽车结构件承载的热成形技术——强度复合热成形技术。在热成形工艺的成形和淬火过程中,模内快速的冷却速率是驱使板料向马氏体转变的重要原因,故可以通过分区冷却,即控制板料局部区域上的冷却速率,来获取具有复合强度的零部件。但是,热冲压零件的均匀水冷和分区冷却需要两套不同的模具,无法在一套模具中实现,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找出一种经济高效的S型冲压模具,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的S型冲压模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的S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架、上模板、凸模、凹模、下模板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板设置在凸模上,上模架设置在上模板上,下模板设置在下模架上,凹模设置在下模板上,还包括导柱和滑动导套,导柱固定在下模架上,滑动导套固定在上模架上,导柱与滑动导套为滑动配合;所述凸模中布置有冷却水道,共形成第一冷却水回路、第二冷却水回路和第三冷却水回路,所述凹模中布置有冷却水道,共形成第四冷却水回路、第五冷却水回路和第六冷却水回路,所述冷却水道连接铜管,铜管连接供水的橡胶管,所述冷却水道采用全部通水或部分通水,在未通水的冷却水道中插入加热棒。
所述凸模包括凸模Ⅰ、凸模Ⅱ和凸模Ⅲ,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在凸模和上模板之间以及凸模Ⅰ、凸模Ⅱ、凸模Ⅲ之间放置隔热材料。
所述凹模包括凹模Ⅰ、凹模Ⅱ和凹模Ⅲ,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在凹模和下模板之间以及凹模Ⅰ、凹模Ⅱ、凹模Ⅲ之间放置隔热材料。
所述凸模Ⅰ、凸模Ⅱ和凸模Ⅲ内分别布置有互不相通的第一冷却水回路、第二冷却水回路和第三冷却水回路,第一冷却水回路、第二冷却水回路和第三冷却水回路的两端各安装丝堵。
所述凹模Ⅰ、凹模Ⅱ和凹模Ⅲ内分别布置有互不相通的第四冷却水回路、第五冷却水回路和第六冷却水回路,第四冷却水回路、第五冷却水回路和第六冷却水回路的两端各安装丝堵。
所述上模板内布置有铜管,向下通过铜管接头分别与所述凸模Ⅰ(5A)、凸模Ⅱ和凸模Ⅲ内的第一冷却水回路、第二冷却水回路和第三冷却水回路连接,向上通过铜管三通分别与模具外的橡胶管连接。
所述下模板内布置有铜管,向上通过铜管接头分别与所述凹模Ⅰ、凹模Ⅱ和凹模Ⅲ内的第四冷却水回路、第五冷却水回路和第六冷却水回路连接,向下通过铜管三通分别与模具外的橡胶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的S型冲压模具,在凸模中布置有冷却水道,共形成第一冷却水回路、第二冷却水回路和第三冷却水回路,所述凹模中布置有冷却水道,共形成第四冷却水回路、第五冷却水回路和第六冷却水回路,冷却水道连接铜管,铜管连接供水的橡胶管,冷却水道采用全部通水或部分通水,在未通水的冷却水道中插入加热棒。该冲压模具呈S型,一模多用,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既能实现均匀水冷又能实现分区冷却的S型冲压模具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凸模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凹模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A-A示剖面图。
图5是图1中B-B示剖面图。
图6是图1中C-C示剖面图。
图7是图1中D-D示剖面图。
图8是模具实现均匀水冷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7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合金整体框形件的等温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