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引导用户生活习惯的智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7964.9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A61B5/01;A61B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引导 用户 生活习惯 智能 系统 | ||
1.一种用于引导用户生活习惯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包括:
体温传感装置,用于检测用户体温参数;
脉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脉搏信息,进而得到心率参数;
情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所处环境的气压、温度以及湿度信息;
分析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体温传感装置、所述脉搏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情景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各装置的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
提示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分析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给用户相应的提示信息;
显示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所述体温传感装置、所述脉搏检测装置、所述情景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提示装置的信息;
存储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存储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
具体地,所述分析控制装置用于判断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是否打开,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重新判断浏览器是否打开;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启动定时器进行定时;然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判断浏览器是否关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重新判断浏览器是否关闭;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关闭定时器,并将用户浏览网络的时间保存到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取时钟数据,判断所述用户浏览网页的时间是否为同一天,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时间的累加,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用户是否预设了用户类型,如果判断用户是否预设了用户类型的结果为否,则弹出对话框,提醒用户设置用户类型,如果判断用户是否预设了用户类型的结果为是,则将所述用户浏览网络的时间与预设的平均时间进行对比;判断数据是否为异常,并对所述用户浏览网络的时间进行清零,将结果保存到所述存储装置中;继续判断上网时间数据是否小于预定数量,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回到整个流程的开始,重新判断浏览器是否打开;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提示装置中的振动马达开启振动;所述分析控制装置根据异常数据比例选择预置的引导习惯,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在移动设备屏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进一步包括:
热释红外传感装置,所述热释红外传感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检测用户与移动设备之间的距离;
磁场强度检测装置,所述磁场强度检测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检测用户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还包括:
计步装置,所述计步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计数用户的运动量;
电流检测装置,所述电流检测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检测移动设备上的电流值,进而判断所述移动设备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进一步包括:
烟尘检测装置,所述烟尘检测装置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检测用户所处环境的烟尘信息,所述烟尘信息包括二手烟、烹饪烟、PM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情景检测装置包括: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用户所处环境的气压、温度以及湿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传感装置包括体温传感器;所述脉搏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量来测量脉搏频率;所述提示装置包括震动器、指示灯以及扬声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热释红外传感装置包括热释红外传感器;所述磁场强度检测装置包括霍尔元件或电磁拾取线圈;所述计步装置为计步器;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烟尘检测装置包括烟尘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传感器通过单刀多置开关分别与同一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多所述各传感器进行信号放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建议模块,用于根据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得知用户生活习惯,进而给出合理的锻炼方式和科学的就医建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79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