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子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8124.4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妍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绝缘子检测设备,包括检测部分和接收部分,其中在检测部分中,绝缘子是绝缘子串上的一部分,绝缘子串位于高压传输线和接地塔之间;漏电传感器位于绝缘子两端并传感绝缘子的漏电流,还通过数据线将传感的信号传输到检测处理模块,检测处理模块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以便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为检测处理模块供电,并且检测处理模块和被太阳能电池板被置于接地塔上搭建的平台上;接收部分的接收部分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第二处理模块、波形显示模块和计算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检测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压转换器、可充电电池、第二电压转换器、气象感测和电源控制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电流电压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气象感测和电源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连接可充电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检测处理模块,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另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第一电压转换器,进而将转换的电压供给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也连接第二开关,其中上述第一开关是单选开关,第二开关是双选开关;第二开关通过择一选择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可充电电池提供的电压,将该电压输入到第二电压转换器,进而将合适的电压供给气象感测和电源控制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电流电压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当气象和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气象感测和电源控制模块选通第二开关,将其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此时优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二开关为后端供电,如果气象感测和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到太阳能电池板足以为后端断电,则其使能第一开关,使得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一电压转换器而为可充电电池供电;当在阴雨天或夜晚等气象和光照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气象感测和电源控制模块选通第二开关,将其连接到可充电电池,此时优选可充电电池通过第二开关为后端供电;从数据线传输来的漏电信号被输入到电流电压转换模块,并经过该模块而将采集的漏电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便于后续传输和处理,之后该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模块而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并经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到无线接收模块;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第一处理模块控制电流电压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的运行和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接收部分模块中,无线接收模块从无线发射模块接收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发送给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既通过计算机的并行端口而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还将数据发送给波形显示模块,而且波形显示模块与计算机通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无线发射模块可采用GSM/GPRS网络来通信,其不仅可以将数据以短信或邮件方式发送到接收部分,而且以数据包形式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接收部分,供后方检测和决策。
5.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漏电传感器采用光纤传感器,同时数据线采用的是光纤;该光纤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光纤传感器尖端、检测部件和存储部件;光纤传感器尖端包括金属圈接头、硬化元件、光纤和发光二极管;其中,金属圈接头的一端连接多模纤维,另一端连接硬化元件,硬化元件另一端连接光纤,而光纤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光纤传感器中的多模纤维在玻璃纤维上使用了光学环氧树脂,连接到金属圈接头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漏电传感器可采用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开关选用功率晶体管开关。
8.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是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者锂电池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电压变换电路采用转换效率高的DC/DC变换电路。
10.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绝缘子检测设备,其中波形显示模块通过通用接口板接口与计算机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妍,未经胡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81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