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配式绳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8687.3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罗(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F16G1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配式绳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配式绳头。
背景技术
在海洋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中,常常会涉及到吊起超大重物的工作,这些工作中,需要钢丝绳有足够的承载力。现有技术多为用简易缠绕紧压的方式来固定钢丝绳的绳头,增加绳头与紧压设备的摩擦力,以产生一定的承载力。
然而,以上固定钢丝绳绳头的方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1、简易缠绕紧压的方式很难提供均匀的压紧力,难以使钢丝绳的表面与绳芯受力均匀,易因钢丝绳表面局部受力较大而发生断裂。2、简易缠绕紧压的方式所能提供的压紧力有限,也导致整个钢丝绳的承载力有限,不能较好的达到承载力要求。3、在钢丝绳被压紧的过程中就容易造成部分钢丝变形损坏,降低钢丝绳承载能力。4、在起吊过程中,若钢丝绳在压紧处断裂,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满足高强度起吊作业的承载力要求、使用过程中不会断裂、安全性更高的外配式绳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外配式绳头,包括钩挂部件和粘接部件,所述钩挂部件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螺柱,所述钩挂部件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挂钩环,所述粘接部件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件,所述粘接部件的上端开口对应于所述螺柱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钩挂部件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与所述粘接部件连接,所述粘接部件的下端部设置有从该粘接部件的侧壁向中部延伸的环形沿,该环形沿中部形成粘接部件的下端口。
所述粘接部件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所述粘接部件设置有粗糙的内壁。
所述钩挂部件、所述粘接部件均为不锈钢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挂钩环与吊车的钩挂栓连接,避免钢丝绳与吊车钩挂栓直接接触而导致钢丝绳表面局部受力较大而断裂的问题。2、胶体凝固后,粘接部件、胶体会和绳头成为一体,粘接部件内壁逐渐收缩的设计能较好的卡住绳头,且越卡越紧,能极好的满足承载力要求。3、本发明不会造成接口处钢丝绳的钢丝变形损坏,保证接口处的钢丝绳承载能力。4、本发明粘结处的承载力大于原钢丝绳的承载力,在起吊过程中不会因为粘接承载力不足而造成损失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钩挂部件;2-挂钩环;3-螺柱;4-粘接部件;5-内螺纹;6-环形沿;7-内壁;8-钢丝绳的绳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外配式绳头,包括钩挂部件1和粘接部件4,钩挂部件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螺柱3,钩挂部件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挂钩环2,粘接部件4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件,粘接部件4的上端开口对应于螺柱3设置有内螺纹5,钩挂部件1通过螺柱3与内螺纹5的配合与粘接部件4连接,粘接部件4的下端部设置有从该粘接部件4的侧壁向中部延伸的环形沿6,该环形沿6中部形成粘接部件4的下端口。
使用时,将绳头8从粘接部件4的下端口伸入粘接部件4的内部空腔中,粘接部件4的下端口在绳头8穿过后,环形沿6与绳头8之间只留有较小的间隙,向粘接部件4中浇铸胶液的过程中,刚好可以盛住胶液,避免胶液流出而造成浪费,也避免了胶液流出形成孔隙而影响承载力,胶液凝固后,粘接部件4、胶体、绳头8成为一体,之后将钩挂部件1的螺柱3旋入粘接部件4的上端口,二者连接可靠后,挂钩环2与吊车钩挂栓配合连接,避免钢丝绳与吊车钩挂栓直接接触而导致钢丝绳表面局部受力较大而断裂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粘接部件4的内壁7并非直上直下,粘接部件4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胶体凝固后,渐渐收缩的圆筒内壁7能较好的卡住绳头8,且越卡越紧,能极好的满足承载力要求。粘接部件4的内壁7上有较为粗糙的圆环状处理,能够保证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承载力。钩挂部件1、粘接部件4均为不锈钢件,且二者可以很好的旋拧连接,坚固耐用,绝不会因外配式绳头本身不坚固而导致断裂。当然也可以采用符合使用条件其他材料制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罗(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帕罗(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8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