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家蚕后部丝腺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9160.2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钟伯雄;钱秋杰;叶露鹏;尤征英;车家倩;王少华;宋佳;张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65;C12N15/12;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家蚕 后部 合成 分泌 蜂王浆 蛋白 方法 | ||
1. 一种利用家蚕后部丝腺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用于家蚕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质粒pBMRJP1,质粒pBMRJP1包含有作为外源基因的蜂王浆主蛋白1基因和红色荧光DsRed标记基因表达框;
(2)采用显微注射转基因家蚕方法将pBMRJP1质粒及能够提供piggyBac转座酶的辅助质粒pHA3PIG质粒按浓度比1:1的比例导入家蚕产卵后6小时以内的受精卵内,利用piggyBac转座子将蜂王浆主蛋白1基因插入到家蚕基因组内;
(3)蚕卵孵化后饲养至成虫,然后与非转基因家蚕交配制种续代成为G1代,在G1代蚕卵的转青期,通过荧光体视显微镜观察筛选出单眼表达红色荧光DsRed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家蚕,饲养至成虫再与非转基因家蚕交配制种续代成为G2代;
(4)G2代家蚕采用单蛾育,筛选出荧光体视显微镜下表达红色荧光DsRed标记基因的家蚕,采用同蛾区蚕蛾相互交配制成G3代;
(5)G3代家蚕采用单蛾育,同蛾区表达红色荧光DsRed标记基因的蚕蛾相互交配,制成G4代;
(6)从G4代开始选择红眼表型纯合的蛾区饲养,采用单蛾育和同蛾区蚕蛾交配的方式再连续3代进行选择和交配,育成红眼基因和蜂王浆主蛋白1基因纯合、后部丝腺细胞能够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转基因家蚕;
(7)通过该转基因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该蜂王浆主蛋白1随家蚕吐丝结茧行为进入蚕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家蚕后部丝腺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粒pBMRJP1是以piggyBac转座子为基础并带有Amp抗性基因,质粒pBMRJP1包括piggyBac转座子的两个转座臂PBL和PBR以及两个转座臂之间的两个功能表达框;一个功能表达框是3×P3启动子启动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框,即3×P3 Promoter –DsRed-SV40,另一个功能表达框是包含家蚕丝素蛋白轻链基因启动子、丝素蛋白轻链基因信号肽、六个组氨酸标签His-Tag、肠激酶酶切位点DDDDK氨基酸序列、蜂王浆主蛋白1基因和家蚕丝素蛋白轻链基因3’末端的表达框,即Fibroin L chain Promoter-Fibroin L chain signal peptide-His tag-DDDDK-MRJP1- Fibroin L chain PolyA,六个组氨酸标签His-Tag用于提纯外源蛋白,肠激酶酶切位点DDDDK氨基酸序列用于去除六个组氨酸标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家蚕后部丝腺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质粒pHA3PIG质粒包含Amp抗性基因、piggyBac转座子的一个转座臂PBR、A3启动子启动的piggyBac转座酶的表达框,即A3 Promoter-transposase- SV40 Poly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家蚕后部丝腺合成分泌蜂王浆主蛋白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王浆主蛋白1基因在家蚕后部丝腺细胞特异表达,在家蚕丝素蛋白轻链信号肽的作用下分泌到后部丝腺腺腔,并依次进入中部丝腺、前部丝腺直到蚕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91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