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插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9351.9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钱丛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2 | 分类号: | G06Q20/1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付 方法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持多种支付方式集成的支付方法和支付插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互联网增值业务中,流畅的支付流程和快捷的支付接入方式对于付费用户和商户非常重要。目前用户购买商品,首先需要选择商品(价格,款式等),点击确认后,跳转到相应的支付页面,选择支付方式后再跳转到相应的支付平台。而对于商户而言,为满足不同用户的支付需求,需要分别接入多个不同的支付平台。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支付接入方案要求接入商户需具备较强的技术背景,接入操作复杂,而且商户如果想接入多种支付方式(支付宝,银行卡,手机支付),必须对接不同的支付渠道,接入过程非常繁杂。同时,由于商品选择与支付无法在同一页面完成,造成支付用户体验不够流畅,部分用户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多种支付方式集成的支付方法和支付插件,以解决支付接入复杂和支付体验不流畅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支付接入方发送的呼起请求;
根据所述呼起请求在购买页面本地呼起支付插件页面;
解析根据用户对所述支付插件页面的操作而生成的支付请求,将所述支付请求发送至用户选择的支付渠道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付插件,其包括:
支付接入单元,用于接收支付接入方发送的呼起请求,根据所述呼起请求在购买页面本地呼起支付插件页面;
支付平台单元,用于解析根据用户对所述支付插件页面的操作而生成的支付请求,将所述支付请求发送至用户选择的支付渠道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支付方法和支付插件,能够在购买页面本地呼起支付插件页面,从而避免了页面跳转,使得用户的支付体验更加流畅。另外,用户接入方(商户)无需对接多个不同的支付渠道,只需一次接入支付插件后即可完成选择集成的多种支付渠道的其中之一进行接入,支付接入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付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作为举例的支付插件与支付渠道的交互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付插件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常用的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宝支付,银联支付,手机支付)进行了集成,支付接入方(商户)无需与多个支付渠道对接,只需在支付插件申请支付接入并配置相应的支付接入信息后即可完成支付接入工作。进一步地,退款管理、对账管理、商户管理、监控预警等商户常用的功能也集成到了支付插件中;支付接入方(商户)可本地呼起支付插件,商品的选择和支付都在支付插件内完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支付接入复杂和支付体验不流畅的问题,并且该流程和解决方案的理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完整性和指导意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支付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用的支付插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支付接入方发送的呼起请求;
步骤102:根据该呼起请求在购买页面本地呼起支付插件页面;
步骤103:解析根据用户对上述支付插件页面的操作而生成的支付请求,将该支付请求发送至用户选择的支付渠道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9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