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码打印机打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9573.0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2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燕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22 | 分类号: | B41J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打印机 打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码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码打印机打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条码打印机是一种基于感热方式实现条码打印输出的设备,打印时由打印头上的发热打印单元融化碳带上的油墨,将其转移到打印介质上;或者直接使具有特殊涂层的打印介质变色,实现条码打印。打印出的条码由一组间隔排列的、平行的、低反射率的矩形条组成,这些低反射率的条(如为黑色)称为“条”,而各条之间的高反射率空隙部分(如为白色)称为“空”。
条码打印机的打印头是一其核心部件,打印头由并列的多个发热打印单元组成,当出现发热打印单元损坏后,即表示条码打印机出现断针,将无法在介质打印出相应的内容,其造成的结果必然影响条码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码打印机打印的方法,包括步骤:
A、创建识别打印机断针编号的标准测试图;
B、打印机依据所述标准测试图的样式进行打印,对打印机断针编号进行识别;
C、确定打印机的断针对于条码的影响程度是否超过阈值;
D、当步骤C中确定所述影响程度超过阈值时,修复打印机断针对于条码的影响。
由上,通过创建的标准测试图准确识别出断针的编号,并且依据已出现的断针的打印情况对于条码的影响程度对其打印进行修复,即便出现断针情况,也使其打印的条码不影响识别。
可选的,步骤A中所述标准测试图包括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断针的断针测试条;和
用于判断断针编号的断针定位区。
由上,通过断针测试条可迅速检测出是否出现断针,断针定位区的特殊排序可确定出现断针的编号。
可选的,所述断针测试条的横向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打印机的打印头总宽度相匹配,纵向延伸方向的高度设定为2毫米。
由上,针测试条的横向延伸方向与打印机的打印头总宽度相匹配可以实现对于所有打印纸的断针检测,纵向延伸方向的高度可使测试人员目测方便。
可选的,所述断针定位区包括若干与断针测试条高度相等的定位段,
各定位段由第一排至第n排横向排列,当前排的各定位段相对于上一排的各定位段向右平移一个单位,且当前排各定位段的上沿与上一排各定位段的下沿齐平;
第一排各定位段的上沿与所述断针测试条的下沿齐平;
各排中的定位段等间隔排列,间隔为n个单位,一个单位为一个定位段的宽度。
由上,依据断针测试条的具体宽度进行调整,满足定位段的排数与每排中各定位段的间隔相等,实现对于各个打印针可能出现的断针进行判断。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的第一个定位段与断针测试条的最左侧平齐,第n排的最后一个定位段与断针测试条的最右侧平齐。
可选的,第n排定位段的下沿还包括编号指示段。
由上,可直接通过编号指示段快速定位断针编号。
可选的,步骤C包括:采用计算式计算打印机断针的影响程度,式中Q表示打印机断针的影响程度;n表示断针组的数量;Ci表示每断针组中的断针数量;Mi表示断针位置的权重值;
预设一影响阈值Q0,当计算式计算的结果大于Q0时,即对于条码有影响。
由上,实现对于断针影响的判断。
可选的,步骤D中,修复打印机断针对于条码的影响包括步骤:
确定条码的座标平移的发热打印单元t的集合;
采用集合内的平移量,按所述标准测试图的样式分别进行打印,针对各个打印结果,确定影响程度;
取影响程度最小时对应的平移值为最佳断针修复值,对条码进行修复打印。
由上,通过调整打印坐标,使断针出现在“空”的位置,以实现良好的打印效果。
可选的,平移单元t的集合满足-r<{t-n,…,t-2,t-1,t,t+1,t+2,…,t+n}<r,式中r表示条码模块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3为未出现断针时的测试图;
图4为出现断针时的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9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