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双喷式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9782.5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兴才;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69/04 | 分类号: | F02B69/04;F02B75/10;F02D15/00;F02D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天然气 燃料 双喷式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在一个循环内顺序喷射两种燃料的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双喷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油机采用气口喷射均质充量(或者直喷分层混合气)、低压缩比、火花点燃、部分负荷下节气门节流损失大,由于存在火焰传播而使得火焰前锋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汽油机具有热效率低、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高的特点。但是,由于汽油机大部分工况运行在化学计量比条件下,采用三元催化可以得到很低的排放水平。因此,针对汽油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善和提高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目前的措施主要有缸内直喷技术和均质压燃技术、燃料替代技术。汽油直喷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颗粒排放显著上升,无法满足未来极其严格的微粒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的要求。而且随着缸内直喷汽油机小型强化的发展,超级爆震成为制约动力性提升的重要障碍。而汽油均质压燃也面临着火时刻控制、均质混合气形成、负荷范围拓展等难题。此外,汽油机还面临较低压缩比和较大的泵气损失而使得热效率不高的问题。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汽油/柴油的一种主要替代燃料。但是对于传统汽油机改成的天然气发动机,存在压缩比过低、燃烧速率太慢、未燃甲烷排放过高等难题。因此,如何优化利用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和汽油缸内直喷技术使得内燃机机更加高效清洁是本领域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双喷式发动机,该发动机一方面可以同时使用汽油和天然气,并且在一个循环内顺序喷射两种燃料,另外发动机可以采用高压缩比(压缩比可以高达10~15)和三元催化后处理装置,使得发动机可以同时实现高热效率和低排放的目的。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提出在一个循环内先后顺序喷射天然气、汽油,通过火花塞点燃着火与燃烧控制的发动机,这是一种全新的燃烧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汽油油箱、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进气管、电子节气门、火花塞、电控汽油喷油器、排气管、微粒捕集器、三元催化转化器、汽油高压油管、汽油高压油轨、汽油高压油泵、汽油回油管、汽油滤清器、空燃比传感器、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天然气储气罐、天然气高压截止阀、天然气减压阀、天然气低压截止阀、天然气喷轨、电子控制单元、天然气管路、电控天然气喷油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电子节气门、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进气管上,火花塞、电控汽油喷油器布置在缸盖上,微粒捕集器、三元催化转化器、空燃比传感器分别布置在排气管上,汽油滤清器、汽油高压油泵串接在汽油油箱、汽油高压油轨之间的供油管路上,汽油回油管布置在汽油高压油轨、汽油油箱之间,汽油高压油轨通过汽油高压油管与电控汽油喷油器相连接,天然气高压截止阀、天然气减压阀、天然气低压截止阀依次串接在天然气储气罐、天然气喷轨之间的供气管路上,电控天然气喷油器布置在电子节气门后的进气管上,天然气喷轨通过天然气管路与电控天然气喷油器相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各传感器相连并接收转速信号、曲轴转角信号、冷却水温度信号、爆震传感器信号、电子节气门位置信号、进气压力温度信号、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信号、汽油油泵信号、汽油油轨压力温度信号、天然气轨压力温度信号、空燃比传感器信号;电子控制单元内置发动机运行的点火控制曲线图,其输出端分别与天然气高压截止阀、天然气低压截止阀、电控天然气喷油器、电控汽油喷油器、火花塞、微粒捕集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电控天然气喷油器、电控汽油喷油器的个数均与发动机气缸数相同,发动机的压缩比为10至15;在起动、暖机和怠速运行工况采用缸内直喷汽油、进气管路不喷天然气的方式,随着负荷的增大,气口喷射天然气量逐渐增大,缸内直喷汽油量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发动机在起动、暖机和怠速阶段采用缸内直喷汽油火花塞点燃的方式,这样使得发动机有更好的冷启动性能;发动机从小负荷到全负荷的工作循环内,逐渐增大气口喷射天然气量,HC和颗粒物排放会降低;利用天然气较高的辛烷值,发动机可采用较高的压缩比,发动机整体热效率会提高;利用微粒捕集器捕集燃烧产生的微量碳烟,利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对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进行转化,由于反应发生在计量比条件下,因此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可以显著节约石油资源;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开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9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点火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冷却风扇装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