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0957.4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鄢明亮;周培林;刘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鄢明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5/00;A61K35/65;A61K35/3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直肠癌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丸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直肠癌的治疗需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还必须服用较长时间的药物。其复发率也较高,复发后的治疗则比较麻烦,且效果不理想,且医疗费用较高。但中医治疗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中药具有剂量成分稳定、服用方便、治疗见效之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该中药组合物后症状得到缓解,癌痛得到改善;同时还具有剂量成分稳定、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物配制而成:白芷8~12g、伸筋草8~12g、黄精15~20g、阿胶8~12g、甘草10~15g、甘遂8~12g、大戟10~15g、海藻20~30g、芫花20~30g、熟地20~30g、巴戟天15~20g、金刚刺20~30g、干姜10~15g, 白术15~20g、蟾蜍2~5只、土鳖虫15~20g。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优选中药原料重量配比是:白芷10g、伸筋草10g、黄精15g、阿胶10g、甘草15g、甘遂10g、大戟15g、海藻30g、芫花30g、熟地30g、巴戟天15g、金刚刺30g、干姜15g、白术15g、蟾蜍4只、土鳖虫20g。
本发明使用的药材具有如下特性: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ex Franch.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性味-辛温,以根入药,其功效与主治: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
伸筋草:匍匐茎呈细圆柱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质柔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无臭,味淡。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肝经。主治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燥根茎。性味-味甘,性平,主治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阿胶:本品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主治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平味甘入脾、胃经,主治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甘遂:(拉丁学名: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S.B.Ho),多年生草本,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褐色,性味-味苦、性寒.主治与功效:泻水逐肿,消肿散结,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大戟:大戟是出自《本经》的草药,药用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性味苦辛,寒,有毒。归肺、脾、肾经。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能。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鄢明亮,未经鄢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0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