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吸水率增强PA/ASA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3562.X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3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平;何峰;唐强;王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瑞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51/00;C08L51/06;C08L83/04;C08K13/04;C08K7/14;C08K5/57;C08K5/18;C08K5/52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率 增强 pa asa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吸水率增强PA/ASA 合金。
背景技术
PA66 是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色粒子,具有热塑性、轻质、韧性好、耐化学品和耐久性好等特征,一般用于汽车零件、机械部件、电子电器等产品。但也有缺点,如吸水率高、尺寸稳定性差,长期与氧气接触会热分解等。
ASA 为丙烯腈- 丙烯酸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是针对ABS 耐候性差的缺点而开发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即使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紫外线、潮湿、雨淋、光照及臭氧条件下,不经涂装也可保持物性稳定。特别适合不涂装在户外直接使用。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日用品、户外装饰材料等领域。若将PA 和 ASA 制成共混合金,所制得的合金既有ASA 的韧性、耐候性、稳定性,又具有PA 的耐弱酸碱性及耐热性。
常规增强PA/ASA 由于PA为结晶性树脂 ASA为非结晶性树脂会有可能出现相容性不好及内部产生应力。
有机硅树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羟基缩水聚合交联而成网状结构,形成防水层;分散剂让硅树脂在PA/ASA 复合材料中更均匀的分散;且硅树脂与玻璃纤维粘结性好,对PA/ASA 复合材料起加倍增强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低吸水率PA/ASA增强合金,该发明产品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候等优点,同时具有低吸水的特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吸水率增强PA/ASA 合金,其各组成成分以及重量份数为:PA 聚酰胺 树脂50-60 份、ASA 丙烯腈- 苯乙烯- 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10-20 份、玻璃纤维20-30份、有机硅2-5份、抗氧剂1098 0.02-0.05 份、抗氧剂168 0.02-0.05 份、热稳定剂0.5-2 份、相容增韧剂1-3 份、润滑剂0.5-2 份,引发剂1-2份。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长度为3-5mm,直径为5-8μm,为进口耐水解短纤。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热稳定剂为二甲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锡。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抗氧剂168为汽巴公司的1098 :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 168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醇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相容增韧剂为ASA-G-MAH或EPDM-G-MAH体系中的多种接枝共聚物。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引发剂为N- 二甲基苯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称好的原料按不同步骤添加共混,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共计10min,然后送至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炼、挤出。玻纤纤维通过侧向强制喂料系统计量加入。各段螺杆温度为220-270℃,再经冷却、切粒、干燥,最后包装,即得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产品采用有机硅及引发剂 防水解短纤维以达到低吸水率的特征;(2)本发明采用二甲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锡达到高温稳定效果;(3)本发明产品采用引发剂,进一步提高材料分散均匀性及表面耐水性(4)本发明产品使用ASA-G-MAH或EPDM-G-MAH体系中的多种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增韧剂,达到材料相容性高,内应力小,韧性高从而提高产品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PA 聚酰胺 树脂60 份、ASA 丙烯腈- 苯乙烯- 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20 份、玻璃纤维20份、有机硅2份、抗氧剂1098 0.02 份、抗氧剂168 0.02 份、热稳定剂0.5份、相容增韧剂2 份、润滑剂0.5份,引发剂1份。
实施例2
PA 聚酰胺 树脂60 份、ASA 丙烯腈- 苯乙烯- 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20 份、玻璃纤维20份、有机硅4份、抗氧剂1098 0.04份、抗氧剂168 0.04 份、热稳定剂0.5份、相容增韧剂2 份、润滑剂0.5份,引发剂2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瑞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瑞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3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