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3898.6 | 申请日: | 2015-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雪雁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29/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发热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领域。
技术背景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发热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对小儿发热的辨证如下:
1、表实热证型
症状:发热,怕冷,无汗,周身疼痛或不适。
中医辨证:外表受寒凉,使之热量不能正常散发,积聚在皮肤而引起的发热,故用解表散寒之法。
2、表虚热证型
症状:发热,有汗,稍怕冷,尤怕风,或有喘,或欲呕等。
中医辨证:外表受风引起的,皮肤稍过度开放散热,引起发热,而皮肤内部却热量稍不足,需用固表调和之法。
3、里虚热证型
症状:发热、热度较高、全身大汗,喜冷怕热,或有口干、口渴、乏力等。
中医辨证:因内有无形之热过度向外散发,致使皮肤不能收敛而大量散热,又使内在的阳气被消耗,而形成的。故需要寒其里而固其表。
4、里实热证型
症状:发热,到下午或黄昏时明显,大便不通,比较有精神,甚至精力充沛。或有腹痛、腹胀、手足潮热出汗。
中医辨证:因大便不通造成内热不能从大便中排除,故而向外、向上散发。故需要用通便泄热之法。
5、虚热证型
症状:发热、怕冷、手足冷,或烦躁,或乏力、嗜睡、
中医辨证:里热不足,或不能顺利向外发散,而外又感受寒凉,热又不能外散。故需发表温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开发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使其对小儿发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一个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将该中药组方制成成品制剂,克服传统中药不易使用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问题,发明人结合现代技术的特点和传统中医药的理论知识,重新配伍药材,利用自身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和临床实践进行修正和调整,最终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一套完善的制备工艺。经过临川实践验证,该中药制剂治疗小而发热效果显著。
该中药组方按重量份表示如下:葛根8-22份、桂枝7-17份、香薷5-11份、黄芩7-19份、柴胡12-28份、白芍11-27份、大黄4-8份、青黛7-19份、陈皮8-20份、茯苓7-21份、苍术10-22份、金银花11-23份、连翘7-15份、石膏12-24份、甘草9-13份。
上述中药组方可以优选为如下4个治疗效果最优的配比:
1、葛根15份、桂枝12份、香薷8份、黄芩13份、柴胡20份、白芍19份、大黄6份、青黛13份、陈皮14份、茯苓14份、苍术16份、金银花17份、连翘11份、石膏18份、甘草11份。
2、葛根17份、桂枝14份、香薷9份、黄芩14份、柴胡21份、白芍18份、大黄7份、青黛12份、陈皮13份、茯苓12份、苍术14份、金银花18份、连翘12份、石膏20份、甘草11份。
3、葛根16份、桂枝13份、香薷7份、黄芩12份、柴胡19份、白芍21份、大黄5份、青黛15份、陈皮15份、茯苓16份、苍术15份、金银花15份、连翘10份、石膏17份、甘草12份。
4、葛根18份、桂枝11份、香薷10份、黄芩15份、柴胡22份、白芍20份、大黄7份、青黛14份、陈皮15份、茯苓15份、苍术18份、金银花19份、连翘13份、石膏19份、甘草12份。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
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葛根、桂枝、香薷、黄芩、柴胡、白芍、大黄、青黛、陈皮、茯苓、苍术、金银花、连翘、石膏、甘草,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2、加5-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4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3-10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4小时,过滤得滤液b;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3-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0.5-3小时,过滤得滤液c;将滤液a、b、c混合,进行减压浓缩,直到混合液的相对密度为1.28-1.33(60℃测)时停止浓缩,即为中药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雪雁;,未经王雪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3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