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3904.8 | 申请日: | 2015-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士俊;周丽;赵玉平;李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微量元素 高粱 专用 缓释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作物专用缓/控释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粱专用缓释肥。
背景技术
高粱,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经济作物。高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能力,无论平原肥地,还是干旱丘陵、瘠薄山区,均可种植,在我国,栽培区域较广,北方各地广泛种植,其中东北及山西地区是我国高梁主要产区之一。
高粱的一个生长周期中需要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不仅仅是普通肥料所提供氮、磷、钾,根据木桶短板理论,如缺乏其他养分,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植株瘦小,抽穗不齐,授粉率低,严重影响产量。
目前,普通缓释肥对高粱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普通缓释肥料价格昂贵,易导致农业种植成本高;
2、普通缓释肥料缺乏锌元素等微量元素,易导致植株弱小,影响生长;
3、普通缓释肥养分释放规律无法与高粱吸收规律相吻合,易导致肥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根据高粱的需肥规律,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EDTA 螯合锌等进行精确融合,形成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它不是养分单一的化学肥料,除了含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外还富含锌等高粱必需的微量元素,起到了调节土壤平衡营养的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全营养螯合专用肥料。该肥料不仅养分释放规律与高粱的营养吸收规律相吻合,而且降低了肥料成本,使农民易于接受。同时采用该缓释肥在高粱播种时一次施肥,以后不再进行追肥,降低了劳动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
小颗粒尿素 550-650 份,
磷酸一铵 100-150 份,
氯化钾 50-150 份,
EDTA 螯合锌 5-15 份,
脲酶抑制剂 1-5 份,
硝化抑制剂 1-5 份,
膨润土 150-200 份;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
小颗粒尿素中含氮量为46%,规格为46-0-0 ;
磷酸一铵中含氮量为10%,五氧化二磷含量为45%,规格为10-45-0 ;
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0%,规格为0-0-60 ;
以上原料中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所有原料除小颗粒尿素外粒径均小于1mm。
本发明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进一步优选的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
小颗粒尿素 580-630 份,
磷酸一铵 110-140 份,
氯化钾 80-100 份,
EDTA 螯合锌 8-10 份,
脲酶抑制剂 2-3 份,
硝化抑制剂 2-3 份,
膨润土 160-180 份。
本发明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最优选的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
小颗粒尿素 580 份,
磷酸一铵 140 份,
氯化钾 100 份,
EDTA 螯合锌 10 份,
脲酶抑制剂 2 份,
硝化抑制剂 2 份,
膨润土 166 份。
本发明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采用塔式熔体造粒工艺生产,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准确计量小颗粒尿素 、磷酸一铵、氯化钾、EDTA 螯合锌、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膨润土;
2)利用尿素熔融液与按配方严格计量的磷酸一铵、氯化钾、EDTA 螯合锌、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原料混合后形成流动性良好的低共熔体的固体悬浮物混合料浆;
3)通过造粒喷头,将混合料浆喷入造粒塔中,使其在重力降落的过程中与上升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冷却固化形成颗粒,再经冷却、筛分及防结块处理后计量包装即可。
本发明富含微量元素的高粱专用缓释肥的应用,在高粱播种前作为基肥一次施入,不再追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价格低廉、养分全面、肥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1. 养分全面,配比合理
产品严格按照高粱生长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特征科学配方,满足高粱对养分的需求,产品养分分布均衡,含氮配比高,养分全面,配比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3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