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测网络的地铁火灾逃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4213.X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7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晖;朱卫平;王志波;李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12;H04W84/12;H04W84/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器 实时 监测 网络 地铁 火灾 逃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消防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测网络的地铁火灾逃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由于地铁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地铁一般具有深埋地下、电器设备较多、人员高度集中、建筑结构比较复杂、疏散路线较长、通风条件差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扑救任务将非常艰巨。特别是火灾发生时,乘客容易产生恐慌,有的乘客盲目跟随他人逃生,争先恐后涌向同一出口造成出口拥堵,不仅影响逃生速度,甚至可能导致踩踏事故;有的乘客倾向于从自己较熟悉的线路逃生,但可能因不了解火情发生区域而选择了错误逃生路线,从而出现伤亡;有的乘客不熟悉站内环境,加上火灾时产生的大量浓烟,乘客可能迷失方向,找不到安全出口而错失逃生机会。所以对乘客来说,逃生路线选择不当,被困受害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
目前,地铁火灾发生时的人员安全疏散方法主要有通过安装在通道的指向安全出口的指示灯进行疏导和人工疏导。
指示灯显示的是静态信息,不会随着火灾蔓延趋势进行变化,假如在火势蔓延过程中,逃生路线被火灾阻塞,指示灯可能将乘客引导到危险区域。而且,指示灯指示的逃生方向没有有效考虑人员的拥堵情况对疏散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局部区域的拥堵,降低疏散效率。另外,岔路口处可能有多个指示灯,乘客无法判断最安全方向。
人工疏导方式也有缺点,疏导工作人员不一定能及时到位,而且不能实时掌握站内人流信息和火灾扩散信息,并且疏导工作人员也存在生命危险。
另外,目前的火灾疏散方法主要针对人群疏散,对个体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考虑不足,容易造成不必要伤亡;当个别乘客受困时,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受困乘客进行救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显著提高火灾疏散效率的、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测网络的地铁火灾逃生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网络收集地铁站出口线路上的人流量信息、实时监测地铁站内环境信息,当火灾发生时结合乘客当前位置、火情监测信息、出口线路人流量信息为乘客制定最优逃生路线,并推送到乘客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测网络的地铁火灾逃生系统,包括:
监测装置、控制中心、带惯性导航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的移动终端和AP集群,监测装置、控制中心、移动终端通过AP集群组成的WIFI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监测装置进一步包括火情监测装置和人流量统计装置,其中,火情监测装置监测范围覆盖整个地铁站,主要用于监测地铁站内是否发生火情;人流量检测装置监测范围覆盖地铁站的进站口、出站口、楼梯、拐角等乘客必经处,用于统计人流量进而判断路线拥堵情况。
上述火情监测装置主要包括温度检测器、烟雾浓度检测器、控制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一通信电路,温度检测器和烟雾浓度检测器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控制模块通过第一通信电路连接控制中心。
温度检测器和烟雾浓度检测器用来采集环境的温度信息和烟雾浓度信息等实时环境参数,并将采集的实时环境参数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实时环境参数信息和预设环境参数阈值比较,判断火情;然后通过第一通信电路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控制中心。预设环境参数阈值包括正常环境参数阈值和火灾环境参数阈值,当实时环境参数不大于正常环境参数阈值,则判断为无火灾发生;当实时环境参数信息介于正常环境参数阈值和火灾环境参数阈值间,则向控制中心发送火情预警信息;当实时环境参数大于火灾环境参数阈值,则判断为火灾发生,向控制中心发送火灾发生信息。当有火灾发生时,火情监测装置中控制模块会将监测到的实时环境参数信息传递给控制中心,用于计算火灾发生地点和火势蔓延信息。正常环境参数阈值和火灾环境参数阈值会根据每天监测的环境参数信息做相应调整,以降低气温变化带来的影响。
上述人流量统计装置主要包括红外热释电感应器、信号处理器、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通信电路,红外热释电感应器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信号处理器进行通信,信号处理器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连接控制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4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