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膜下施肥作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24462.9 申请日: 2015-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4737691B 公开(公告)日: 2017-08-01
发明(设计)人: 戴飞;赵武云;张锋伟;冯福学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2102 代理人: 张真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膜两年用 玉米 全膜双 垄沟 施肥 作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旱区农业作物施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膜下施肥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是甘肃省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将地膜覆盖与垄沟种植相结合的一项集雨、保墒和抗旱新技术。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大面积的推广,2012年甘肃省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7.3×105hm2以上,随之而来的地膜的应用、回收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为节约作业成本,减少废旧地膜对农田的污染,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基础上探索出了“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

“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第一年全膜双垄沟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砍到覆盖在地膜上,保护好地膜,不要划破地膜,使地膜完整,并注意冬季不要让牲畜吃秸秆而损坏地膜;第二年播前一周将秸秆运出,用细土封地膜破损处;播种时错开上年播种孔,按原株距打孔点播。由于该技术是一次覆膜两年利用,可降低犁地、整地、刨玉米根茬、铺地膜等人工投入;有效减轻土壤地表风蚀,抑制冬春季土壤水分蒸发,使得冬春季可持续保蓄土壤水分;提高早春地温,增强微生物的活动,上年玉米根茬腐烂后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和制约,由于是一膜两年用,双垄种床在第二年播种时是由地膜全部覆盖的,因此田间种床土壤的施肥是制约这一农艺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到玉米生长各个阶段对肥料养分的需求,将不利于第二年种植玉米的生长发育;同时长时间地膜覆盖不接,种床无法得到耕整,膜下温度增强微生物活动的同时也加速了田间害虫的滋生,对于后续玉米的长势及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影响,最终都将会导致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农艺技术相关产量低而不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膜下施肥作业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膜下施肥作业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1)垄面和垄沟的清理:在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第二年播种结束后,将残留在垄面、垄沟中的碎秸秆、茎叶清除,清除过程中需要避免损伤播种穴孔与垄体膜面;

2)杀虫剂的活化:将3.2%阿维菌素乳油与水配兑,比例为1:300~500;将26%速灭杀丁乳油与水配兑,比例为1:600~1:800;将与水混合的阿维菌素乳油溶液分别在60℃下活化6~8小时;将与水混合的速灭杀丁乳油溶液分别在40℃下活化4~6小时;

3)杀虫剂的喷施:杀虫剂喷施前先将8%的乙二醇按照1:50~1:70加入,按照30~45转/分钟迅速搅拌3~5分钟;使用背负式喷雾器以双垄沟小垄体为基准对其两侧垄沟进行喷施,在自然环境下晾晒2~4天;

4)肥料混合配兑:玉米苗期所需肥料按照尿素60kg/亩,过磷酸钙80kg/亩,氮磷比1:0.6~1:0.8进行肥料的匹配,将固态肥料充分拌匀,放置25~40分钟;玉米小喇叭口期所需肥料按照氮肥90kg/亩,钾肥110kg/亩,钾磷比1:0.7~1:0.9进行肥料的配兑,将固态肥料充分拌匀,防止结块,放置30~45分钟;玉米大喇叭口期所需肥料按照氮肥120kg/亩,钾肥160kg/亩,钾磷比1:0.5~1:0.6进行肥料的配兑,将固态肥料充分拌匀,防止结块,放置50~70分钟;

5)使用施肥机在玉米生长不同阶段完成膜下施肥作业。

所述的第三步骤中的添加了乙二醇的杀虫剂溶液按照90~110L/hm2进行喷施。

所述的第五步骤中的施肥机的行进速度为1.2~1.6km/h。

所述的第五步骤中的施肥机为穴播施肥方式,在玉米苗期施肥穴孔与玉米植株距离控制在10~15cm,施肥深度控制在3~5cm;玉米小喇叭口期施肥穴孔与玉米植株距离控制在8~12cm,施肥深度控制在6~8cm;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穴孔与玉米植株距离控制在5~8cm,施肥深度控制在10~15cm。

所述的玉米苗期所需肥料按照0.03~0.05kg/穴进行施肥;玉米小喇叭口期所需肥料按照0.12~0.16kg/穴进行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所需肥料按照0.20~0.25kg/穴进行施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4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