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的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5156.7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强 |
主分类号: | C10J3/30 | 分类号: | C10J3/3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63***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自动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锅炉烟气净化技术,具体是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的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上吸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具有投资小,能量利用充分、气化效率高、燃气热值较高、燃气带灰少等优点,但由于气化炉进料点正好是燃气出口位置,加料时热解气易从加料口泄漏,热解气中含有大量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如果热解气泄漏则造成气化效率下降并污染环境,因而制约了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的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由控制柜和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构成:
所述控制柜由PLC系统编程、触摸屏设定显示、变频调节构成。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由气阀、分气箱、抽气管道、变频调速电机、螺旋输送机、触发器及挡板、电动插板阀、下料管、热解气输出管、燃气喷咀、增氧助燃管、增氧鼓风机、热解空气管和生物质气化炉组成。
1.各部件结构
所述螺旋输送机设有变频调速电机、触发器及挡板和下料管口,变频调速电机和触发器及挡板设在螺旋输送机上端,下料管口设在触发器及挡板下方。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上端设有下料管接口和热解气输出管接口,底部设有热解空气管接口。
所述下料管设有电动插板阀和抽气管接口,抽气管接口位于电动插板阀下方。
所述抽气管道上设有气阀1。
所述分气箱设有抽气管接口、增氧鼓风机接口和增氧助燃管接口。
所述燃气喷咀设有热解气接口、增氧助燃管接口和喷咀出口。
2.各部件连接关系
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下料管口与下料管上端连接;
所述抽气管道的进口与下料管的抽气管接口连接,其出口与分气箱的抽气管接口连接。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下料管接口与下料管下端连接,其底部的热解空气管接口与热解空气管连接,其热解气输出管接口与热解气输出接管入口连接。
所述热解气输出管的出口与燃气喷咀的热解气接口连接。
所述分气箱的抽气管接口与抽气管道的出口连接,其增氧鼓风机接口与增氧鼓风机连接,其增氧助燃管接口与增氧助燃管的入口连接。
所述增氧助燃管的出口与燃气喷咀的增氧助燃管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自动化程度较高,由PLC系统编程、触摸屏设定显示、变频调节,防止生物质气化炉进料时热解气体泄漏,避免给料意外中止、给料不足、断料冒顶等事故发生,有助于生物质气化炉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的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阀1、分气箱2、抽气管道3、变频调速电机4、螺旋输送机5、触发器及挡板6、电动插板阀7、下料管8、热解气输出管9、燃气喷咀10、增氧助燃管11、增氧鼓风机12、热解空气管13、生物质气化炉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使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由控制柜和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构成:
所述控制柜由PLC系统编程、触摸屏设定显示、变频调节构成。
本发明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系统的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气阀1、分气箱2、抽气管道3、变频调速电机4、螺旋输送机5、触发器及挡板6、电动插板阀7、下料管8、热解气输出管9、燃气喷咀10、增氧助燃管11、增氧鼓风机12、热解空气管13和生物质气化炉14组成。
1)各部件结构
所述螺旋输送机5设有变频调速电机4、触发器及挡板6和下料管口,变频调速电机4和触发器及挡板6依次设在螺旋输送机5上端,下料管口设在触发器及挡板6下方。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14上端设有下料管接口和热解气输出管接口,底部设有热解空气管接口。
所述下料管8设有电动插板阀7和抽气管接口,抽气管接口位于电动插板阀7下方;
所述抽气管道3上设有气阀1。
所述分气箱2设有抽气管接口、增氧鼓风机接口和增氧助燃管接口。
所述燃气喷咀10设有热解气接口、增氧助燃管接口和喷咀出口。
2)各部件连接关系
所述螺旋输送机5的下料管口与下料管8上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强,未经李毅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5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炭转化炉炉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原油两室缓冲一体化集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