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幼鱼圆盘投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5322.3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明;刘大勇;闫杰;李小进;张庆阳;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幼鱼 圆盘 投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幼鱼的微型智能化圆盘投饵机。
背景技术
在人工养殖活动中,幼鱼的养殖至关重要,幼鱼的养殖喂养模式不同于成鱼。鱼类在幼鱼阶段新陈代谢快、食量大、抢食严重,饱餐一次2-3小时后需再次投喂。传统全池泼洒、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不仅占用大量的人工,而且投喂的时间和用量很难把握,并不能满足幼鱼的摄食需求,长时间的这样投喂会导致个体生长差异大,最终出现幼鱼规格明显分化、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同时也能造成摄食率低、饵料利用率低、生长速度慢、成活率低等严重后果。
传统的饲养方法是根据人的作息时间而定的,并不能满足幼鱼的摄食节律需求,而且一般的投饵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易堵塞,不能针对小粒径饵料的使用,只适合大范围的泼洒,并不适合幼鱼的小范围投喂。
现今的大规模化水产养殖,尤其是随着高密度养殖和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智能化投饵机的应用,它能够代替人力投喂各种规格的颗粒饵料,在精确的时间内投喂精确的用量,能充分的实现少量多次的连续投喂模式,并能在线控制每个投饵机的投喂状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线监控,可持续投喂等优点的智能型幼鱼圆盘投饵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幼鱼圆盘投饵机,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以及结构骨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盒以及稳压器,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动圆盘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结构骨架包括固定支架、储料仓、出料口以及诱食灯,所述储料仓和出料口通过承重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出料口由内、外两层圆管构成,其中一个圆管与所述储料仓连接,另一个圆管与所述电动圆盘连接,且两个圆管上各设有内切口、外切口。
作为优化,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时间控制旋钮以及转速控制旋钮。
作为优化,所述外切口还连接有导流片,且所述导流片的长度略超过所述电动圆盘的边缘。
作为优化,所述储料仓为聚乙烯圆桶状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口由内、外两层PVC圆管构成。
作为优化,所述诱食灯通过可弯折的金属管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诱食灯采用额定功率为1W的钨丝灯。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电机的额定电压为12V,转速调节范围为10-15转/分钟。
作为优化,所述电动圆盘采用PVC材质圆盘结构,且与所述出料口底部通过圆形凹槽相匹配。
作为优化,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有料斗盖。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传统投饵机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可持续的投喂的特点,具有操作简便、过程可控、全程自动化控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型幼鱼圆盘投饵机,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以及结构骨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盒以及稳压器,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动圆盘5以及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结构骨架包括固定支架1、储料仓2、出料口4以及诱食灯6,所述储料仓2和出料口4通过承重支架3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所述出料口4由内、外两层圆管构成,其中一个圆管与所述储料仓2连接,另一个圆管与所述电动圆盘5连接,且两个圆管上各设有内切口7、外切口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时间控制旋钮10以及转速控制旋钮11,可以调控投喂时间和圆盘转动速度。所述外切口9还连接有导流片8,且所述导流片8的长度略超过所述电动圆盘5的边缘。所述储料仓2为聚乙烯圆桶状结构,所述出料口4由内、外两层PVC圆管构成。所述诱食灯6通过可弯折的金属管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底部,所述诱食灯6采用额定功率为1W的钨丝灯。所述驱动电机12的额定电压为12V,转速调节范围为10-15转/分钟。所述电动圆盘5采用PVC材质圆盘结构,且与所述出料口4底部通过圆形凹槽相匹配。所述储料仓2的顶部设有料斗盖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5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鱼缸清洁辅助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瓣结鱼种鱼强化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