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5823.1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9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郝玉梅;郝文聪;秦爱华;庞海燕;赫连智紫;郝高锋;郝玉芝;赵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玉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35/644;A61P17/02;A61K31/43;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1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西药 联合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
背景技术
皮肤是保护机体完整,防止细菌入侵的天然屏障,能调节体温,具有吸收、分泌、排泄和感知等功能。压疮是昏迷、四肢瘫痪、年老体弱、外伤固定、严重营养不良及危重疾病等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住院患者的压疮的发生率为1% —11%,这部分患者中大部分在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就存在压疮或潜在发生压疮的症状。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供给不足,引起局部组织溃烂坏死而最终形成的,该压疮导致皮肤天然屏障失去作用,成为细菌入侵、滋生的途径,甚至发生败血症,导致病人失去生命。多少年来,人们为了治疗压疮,采取了许多方法和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如采取创面清创无菌包扎、进口药物“美皮康”、中药生肌散及民间药物等进行治疗,但效果慢,费用高,疗效不是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能有效地提高其疗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包括压疮Ⅰ号、压疮Ⅱ号,其中压疮Ⅰ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10-20%的黄连,20-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0-20%的蒲公英;其中压疮Ⅱ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与阿莫西林共占50%的比例,其中蜂胶与阿莫西林的用量为1:4,白及占50%的比例。
进一步,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的压疮Ⅱ号原料药中的阿莫西林为煅石膏。
进一步,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的压疮Ⅰ号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12%的黄连,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8%的蒲公英;中压疮Ⅱ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占10%的比例,阿莫西林占40%的比例,白及占50%的比例。
进一步,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的药物的压疮Ⅰ号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20%的黄连,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0%的蒲公英;中压疮Ⅱ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占10%的比例,阿莫西林占40%的比例,白及占50%的比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使用中西药联合配伍,制成粉末制剂,运用中医去腐生肌、消炎止痛、抗氧生皮的作用原理,制成粉剂均匀撒于创面之上,其中的压疮Ⅰ号能达到促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肉芽组织生长快等特点;压疮Ⅱ号具有收敛生肌生皮、 创面愈合快等效果,
达到了彻底快速治愈压疮的目的,具有痛苦小,治愈快,经济实惠,操作方便,治愈率高等优点。本药还可以用作烧伤、烫伤、外伤的伤口愈合,解决了组织坏死难以愈合的难题,有利于对局部组织的修复,并能提高局部组织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随着医药学的不断发展,结合我国中医药治疗的传统优势,中西药联合应用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经长期以及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实践效果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可降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治疗效果满意,患者费用大大降低。
本发明所选用的药物制剂原料具有如下药理属性和主治功能:
血竭:性甘、咸、平,入心、肝经。外用有收敛、生肌、止血之功,对于疮溃久不收口、外伤出血、创口不敛之症,用之能促进疮面愈合;内服有活血散瘀止痛之效。本草纲目记载:“敷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
化学分析:血竭含血竭红素、安息香酸等。抗菌试验:对皮肤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黄连:又叫川黄连,性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化学成分:主要是小蘖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
药理研究:小蘖碱有加强白血球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真菌有抑制作用。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金银花:又叫二花,性甘、寒。入肺、胃、心经。
化学成分:木犀草素、肌醇及鞣质(收敛作用)等。抗菌实验:对伤寒杆菌、福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因而具有收敛、利尿消肿的作用,并有广谱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与蒲公英合用可以起到清里、外热毒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玉梅,未经郝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5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块与灯体分离式一体化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露营帐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