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线及显示充电状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6442.5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唐荣斌;林怡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显示 状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显示电子产品充电状态的充电线及显示电子产品充电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充电线种类非常多,一般而言其结构是:一端接供电装置,另一端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两端之间依靠导线连接。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状态需要通过电子产品上的显示才能获知,有些电子产品上的指示灯不仅小而且暗,在远距处,使用者无法判定充电状态,甚至有些电子产品因为省电进入睡眠模式,需要使用者唤醒才能判定其充电状态,这无疑浪费了使用者的宝贵时间。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显示电子产品充电状态的充电线以及利用该充电线能更为直观的显示充电状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直观的显示充电状态的充电线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线,用于供电装置给电子产品充电,其包括供电端口、连接端口及连接供电端口与连接端口的导线,所述连接端口上设有串联在导线上的电流侦测装置,所述电流侦测装置包含两支路,其中一支路上接一电阻R或一电感L,另一支路上接电流侦测IC以及连接在电流侦测IC输出端的比较器和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第二、第三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灯对应于电子产品处于快充、慢充、充满的状态,所述电流侦测IC侦测到电阻R或电感L上的电流值并依据电流值的大小输出不同值的电压至比较器,使比较器依据电压的大小驱动第一、第二、第三灯的其中之一发光。
优选地,所述供电端口和连接端口相同或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灯依次为红、黄、绿色。
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充电状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 提供一充电线,所述充电线包括供电端口、连接端口及连接供电端口与连接端口的导线,所述连接端口上设有串联在导线上的电流侦测装置,所述电流侦测装置包含两支路,其中一支路上接电阻R或电感L,另一支路上接电流侦测IC以及连接在电流侦测IC输出端的比较器和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不同颜色的多个LED灯;
S2:所述充电线的供电端口、连接端口分别连接供电装置和电子产品;
S3:所述电流侦测IC侦测电阻R或电感L上的电压V1值并计算出通过电阻R或电感L的电流值I1;
S4:根据电流值I1,所述电流侦测IC在输出端输出不同值的电压V2至比较器;以及
S5:根据电压V2的不同,所述比较器驱动LED灯组中显示快充、慢充、充满状态的不同颜色的LED灯的其中之一LED灯发光。
优选地,所述LED灯组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第二、第三灯。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灯依次为红、黄、绿色。
优选地,所述第一灯在电子产品处于快充状态时发光;所述第二灯在电子产品处于慢充状态时发光;所述第三灯在电子产品处于充满状态时发光。
选地,所述供电端口和连接端口相同或者不相同。
本发明充电线和显示充电状态的方法通过充电线上不同颜色的LED灯来指示电子产品的不同充电状态,让使用者即使在远处也能一眼就能辨别出电子产品目前的充电状态,免去使用者唤醒电子产品并查看的过程,为使用者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充电线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充电线1000包括连接供电装置(未图示)的供电端口1、连接电子产品(未图示)的连接端口2以及连接供电端口1与连接端口2的导线3,充电线100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端口2上串联在导线3上的电流侦测装置4。
供电端口1和连接端口2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端口,如USB、Micro USB、Lightning端口等。
本实施例中,供电端口1采用USB 2.0端口,而连接端口2采用Lightning端口以适配苹果系列电子产品(包括iphone、ipad、ipod等)。
导线3所采用材质与现有的Lightning充电数据线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