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CH+RS级联纠错编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6679.3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党百振;梁政;王炜发;王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3/15 | 分类号: | H03M13/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ch rs 级联 纠错 编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数据纠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CH+RS级联纠错编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的不理想和加性噪声的干扰,所收到的数字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信道纠错码正是为提高传输质量,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而设计的一种编码译码方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校验位,这些多余的校验位与信息位之间通过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检验信息位和校验位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则信息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约束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可以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
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噪声的干扰,信道的不理想也会带来信号的畸变,导致接收信号发生错误。采用合适的纠错编码方法,可以有效的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提高分组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由信道差错控制理论可知,对于任意正整数m(m≥3)和t(t<2m-1),存在具有如下参数的二进制BCH码:
码长:n=2m-1;
监督位数:n-k=mt,k为信息位长度;
最小距离:dmin=2t+1。
该码能在长度为n的码组中纠t个或少于t个差错的任意组合,其一般表示为BCH(n,k,t)码。
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RS)码简称(RS码)是q进制BCH码中最重要的一个子类。符号取自GF(q)、纠t个错误的RS码具有如下参数:
码长:n=q-1;
监督符号数:n-k=2t,k为信息位长度;
信息符号数:k=q-1-2t
最小距离:dmin=2t+1。
常表示为RS(n,k,t)码。RS是一种多进制的最大最小距离BCH码,在线性分组码中它的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是最高的。工程应用时,考虑到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q取2m,这时一个字符可以简单的认为是m个比特组成,因此连续m比特的错误仅相当于该码一个符号的错误,这样RS码就可大幅度地提高抗突发错误的能力。
在实际使用中,RS(n,k,t)译码可以采用删除译码方式。纠t个错误的RS码可以用来纠正v个符号错误和e个符号删除的所有组合,只要不等式
成立。其意义在于:在RS译码时,如果知道一部分错误的位置,可以提高纠错能力。例如RS(200,100,50)码,如果知道全部100个错误的位置,即v=0、e=100,满足这时RS(200,100,50)译码器可以纠正所有错误,纠错能力比不知道任何一个错误位置的情况(只能纠正50个错误字符)提高了一倍。
现有的提高分组数据传输成功率常采用ARQ方式,即采用纠错+重传的方式,当传输失败时,发方进行重发传输。对于ARQ,在高误码窄带无线信道的条件下,如果采用的纠错编码能力不足,则重传失败的概率也很高。多次重发传输还会带来传输时延增加、信道率用率低等问题,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更不能适用于分组话音等实时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CH+RS级联纠错编码方法,来实现在高误码窄带无线信道分组数据通信中降低数据信号误码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CH+RS级联纠错编码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BCH+RS级联纠错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信道的数据发送端将要发送的L个数据分为r列,每列的数据长度为m,则L=m×r;
S2:设RS码的码字长度是n,RS码的最大纠错能力为t,对r列数据中的每一列数据进行RS(n,m,t)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