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冶炼电炉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6853.4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骆勇;张恒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山市金仪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9/04 | 分类号: | C22B19/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63001 云南省文***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尤指一种锌冶炼电炉。
背景技术
锌的冶炼方法主要分为火法炼锌和湿法炼锌,湿法炼锌是以浸出的方式为主,经净液处理后把精锌矿从固态变为液态,再经电解得到锌产品;火法炼锌是将锌矿加热后铅还原反应形成锌蒸汽,再经冷凝成为锌产品。
电炉是火法炼锌的核心设备,由于锌矿中锌是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电炉中,锌矿和还原性物料在电炉的电极加热形成的高温环境下反应,产生锌蒸汽,锌蒸汽经冷凝、精馏后得到锌产品。
现有技术的电炉一般为立式电炉,电炉呈圆柱体或矩形,上盖安装三支电极,利用电极在电炉内产生的电弧电阻加热炉内物料,立式电炉的缺陷主要是:规模小、产量低、能耗高,安全隐患较大,很容易发生冲顶事故,由于该安全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所以电炉炼锌的规模化生产发展缓慢,现许多企业仍停留在3600KVA电炉的使用和运行,要想提高生产能力,则需要多台电炉,但这样不仅能耗较大,设备成本也较高,不利于生产规模扩大,同时也加大了投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锌冶炼电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锌冶炼电炉,包括炉体,变压器,炉体呈两端封闭的卧式圆筒状,炉体上设置有支撑装置,炉体左端上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炉体右端下部设置有出铁口,炉体右端中下部设置有排渣口,炉体上端安装多个用于加热炉体内腔的石墨电极,两相邻石墨电极之间设置有贯穿炉体的加料口,变压器上部设置有接线柱,每根接线柱上设置有两根连接线,两根连接线连接间隔的石墨电极,变压器为三相交流变压器,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16000KVA,变压器数量为两台,石墨电极数量为12跟,石墨电极直径为550~650毫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外壳为钢板,炉体内部下层为耐火砖,炉体内部上层为一体浇筑的耐火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外侧上部水平设置有冷水管,冷水管上设置有喷孔,炉体外侧下部设置有水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外侧沿轴向设置有环形钢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气出口连接铅雨冷凝器,铅雨冷凝器上部倾斜设置有两台驱动电机,每台驱动电机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石墨转子,铅雨冷凝器左侧串联有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串联布袋除尘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属于锌冶炼技术,其工艺为将电极插入液态熔融体(即熔渣)中,依靠电极与熔渣交界面上形成的微电弧与熔融体电阻的双重作用,使电能转化为热能,将锌矿熔化产生氧化锌气体,与焦炭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锌蒸汽,经铅雨冷凝器冷却,形成铅锌混合液,经分离、精馏得到纯金属锌,铅液回流至冷凝器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核心:单台电炉、两台三相交流变压器(2*16000KVA)、十二根电极(石墨电极)、控制二次侧电流进行操作、圆形卧式电炉、铅雨冷却、列管式换热冷却器与布袋收尘器串联使用除尘,其特点:每台三相交流变压器控制六根电极,一相交流电控制两根电极,电炉外层为钢结构,最外层为水冷,电炉内部下层为耐火砖,上层为浇筑的一体耐火材料,安全(解决了炼锌电炉的冲顶问题),电路容量大、产量高(200t/d),能耗低(3200、KWh/t.zn),热能分布均匀,利用合理,投资省(同生产规模是湿法炼锌的五分之一),建设周期短、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无湿法炼锌的酸泥污染。
为了减少冷凝过程中锌的再氧化,要求锌蒸汽冷凝成液体锌所经过的时间愈短愈好,而且冷凝后的液体锌最好是与某种金属互溶,以便降低锌的活度,减少液体锌氧化,飞溅式冷凝器无法克服锌的氧化,采用铅雨冷凝器则可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且有如下优点:
1、在操作温度(550摄氏度)下,铅的蒸汽压力低,挥发很少;
2、铅的熔点低(327摄氏度),且随温度的升高对锌的溶解度增加,实际上,在冷凝器各段铅液都没有被锌饱和,冷凝器最冷段的温度比饱和温度约高出20-30摄氏度,最热段温度比饱和温度高出100摄氏度左右,因此,铅雨对锌的吸收效果很好;
3、铅的密度大(用小体积的铅就可得到较大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好,铅雨的表面积大,喷洒开来相对炉气的运动速度快,这些因素使铅雨具有使炉气“骤冷”的能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加料口设置于每两根电极之间,有利于物料在电炉内的均匀分布,避免塌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山市金仪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文山市金仪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钪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铬铁矿浸出提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