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高效雾化油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7247.4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9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游必超;王恒;常敏;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奇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04 | 分类号: | F23D11/04;F23D11/10;F23D1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陈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高效 雾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级高效雾化油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站锅炉上广泛采用的点火油枪都是简单机械雾化油枪,这种油枪是一种较成熟但也较落后的油枪,对油种适应性差,只能燃用轻柴油,且燃烧效率在冷态时也不高,雾化颗粒度索泰尔系数SMD≤200μm,燃烧效率仅能达到84%。而且点火初期时还冒黑烟,不但费油,还污染环境,并对脱硫、脱硝设施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这种机械雾化油枪还存在着维护量大、维护费用高的问题。近年国家强制取消了电厂的脱硫烟气旁路,业内亟待研发燃烧效率更高、更环保、维护成本低的新油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级高效雾化油枪,具有油颗粒小、燃烧效率更高、更环保、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级高效雾化油枪,包括枪头和枪身,所述枪头设有气泡室和位于气泡室头部的喷口,所述枪身设有同轴设置、相互隔离的内管和外管,所述枪身头部设有分别与内管和外管相连通的连接器,所述内管和外管分别与进油口和雾化气进口相连,所述气泡室尾部和连接器头部之间设有油气分配器,所述油气分配器从尾到头依次设有同轴相连的喷油口、涡旋室和聚能室,所述喷油口与内管和连接器形成燃油通路,所述涡旋室尾部侧壁沿周向均布径向进气口,所述涡旋室中部沿周向均布送气孔,所述涡旋室尾部侧壁环绕空气分离腔,所述连接器沿周向均布有连通外管的环状内腔和空气分离腔的轴向连通孔,所述送气孔连通聚能室内腔和空气分离腔,所述径向进气口连通涡旋室与空气分离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气孔的轴线与枪身轴线呈一定角度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气孔轴线与枪身轴线夹角为15~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气孔的轴线与枪身轴线夹角为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口的形状为里小外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涡旋室的头部伸入聚能室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气孔的开口尺寸小于聚能室内腔和空气分离腔的开口尺寸;所述轴向连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外管的环状内腔和空气分离腔的开口尺寸;所述径向进气口的开口尺寸小于涡旋室和空气分离腔的开口尺寸;所述喷油口的开口尺寸小于涡旋室和内管的开口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枪身尾部设有尾腔,所述尾腔分别与内管和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尾腔与外管通过尾圈相隔离。
本发明两级高效雾化油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两级高效雾化油枪将燃油经过涡旋离心一级破碎雾化后、又经过进一步的二级气泡爆炸雾化,最终将燃油破碎雾化成颗粒度索泰尔系数SMD≤10μm的燃油颗粒,使得燃烧效率提高到99.5%的技术水平,不仅燃烧效率更高,而且更环保、维护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级高效雾化油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本发明两级高效雾化油枪,包括枪头14和枪身15,所述枪头14设有气泡室2和位于气泡室2头部的喷口1,所述枪身15设有同轴设置、相互隔离的内管6和外管5,所述枪身15头部设有分别与内管6和外管5相连通的连接器18,所述内管6和外管5分别与进油口13和雾化气进口12相连,所述气泡室2尾部和连接器18头部之间设有油气分配器4,所述油气分配器4从尾到头依次设有同轴相连的喷油口11、涡旋室8和聚能室3,所述喷油口11与内管6和连接器18形成燃油通路,所述涡旋室8尾部侧壁沿周向均布径向进气口10,所述涡旋室8中部沿周向均布送气孔9,所述涡旋室8尾部侧壁环绕空气分离腔20,所述连接器18沿周向均布有连通外管5的环状内腔和空气分离腔20的轴向连通孔17,所述送气孔9连通聚能室3内腔和空气分离腔20,所述径向进气口10连通涡旋室8与空气分离腔20。
所述送气孔9的轴线与枪身15轴线呈一定角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气孔9的轴线与枪身15轴线夹角为15~30°,在最优实施例中,所述送气孔9的轴线与枪身15轴线夹角为20°。
所述喷口1的形状为里小外大。所述涡旋室8的头部伸入聚能室3中。
所述送气孔9的开口尺寸小于聚能室3内腔和空气分离腔20的开口尺寸;所述轴向连通孔17的开口尺寸小于外管5的环状内腔和空气分离腔20的开口尺寸;所述径向进气口10的开口尺寸小于涡旋室8和空气分离腔20的开口尺寸;所述喷油口11的开口尺寸小于涡旋室8和内管6的开口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奇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奇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7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热风保温烟囱的脱硫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灯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