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28921.0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宏;仝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志宏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外科手术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如脑瘤、重度颅内损伤等的治疗,都需要用到神经外科引流装置,在给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由于颅内血管丰富,需要多层面分离,会出现渗血较多的情况,这就需要再手术后对渗出的血液等废液进行引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每个层面放置一条引流胶管,现有的引流装置的配置是多条引流管集中在一处,引流的废液也集中在一起,这样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也比较容易引发感染,而且引流的流速和压力都需要手动调节,显得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在引流时采取的是每个引流处单独引流,不会引起感染,处理起来也方便;而且流速和压力均为自动控制调节。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包括至少三个侧边套接有一软式引流管的透明硬质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刻度线,还包括一安装于透明硬质盒体后端、并和该透明硬质盒体相贯通的电子调节阀,所述电子调节阀后端和该电子调节阀螺纹连接有一透明接液盒,所述透明接液盒后端内侧设有一封闭腔,所述封闭腔内设有一电子负压计;所述电子调节阀卡设于一带有若干通槽的连接板的任意一个通槽中,所述连接板两端通过一U型连接杆连接于一电动上下滑动装置上,所述电动上下滑动装置后端连接在一电动左右滑动装置上,所述电动左右滑动装置后端通过一基板连接在一底部设有滚轮的基座上;所述电子调节阀、电子负压计上设有PLC控制芯片,所述每一个透明接液盒后端均连接有一能控制电子调节阀、电子负压计的PLC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软式引流管上套接有万向管。
本发明在设计时,将每个引流处都采用单独的引流管、接液盒、电子调节阀和负压计进行单独自动式操控,不仅使引流更方便快捷,而且防止了交叉感染,并且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软式引流管;2、透明硬质盒体;3、刻度线;4、电子调节阀;5、透明接液盒;6、封闭腔;7、电子负压计;8、通槽;9、连接板;10、U型连接杆;11、电动上下滑动装置;12、电动左右滑动装置;13、基板;14、基座;15、PLC控制芯片;16、PLC编程控制器;17、万向管;1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包括至少三个侧边套接有一软式引流管1的透明硬质盒体2,在软式引流管1上套接有万向管17,可使软式引流管1向任意位置弯曲,方便了引流;在透明硬质盒体2上设有刻度线3,便于在引流时看到引流的容积数量。
本发明还包括一安装于透明硬质盒体2后端、并和该透明硬质盒体2相贯通的电子调节阀4,电子调节阀4后端和该电子调节阀4螺纹连接有一透明接液盒5,在透明接液盒5后端内侧设有一封闭腔6,在封闭腔6内设有一电子负压计7;电子调节阀4卡设于一带有若干通槽8的连接板9的任意一个通槽8中,该连接板9两端通过一U型连接杆10连接于一电动上下滑动装置11上,电动上下滑动装置11后端连接在一电动左右滑动装置12上,电动左右滑动装置12后端通过一基板13连接在一底部设有滚轮18的基座14上;在电子调节阀4、电子负压计7上设有PLC控制芯片15,并且在每一个透明接液盒5后端均连接有一能控制电子调节阀4、电子负压计7的PLC编程控制器16。
本发明在使用时设立单独的引流处,即在每个引流处都采用单独的引流管、透明接液盒5、电子调节阀4和电子负压计7,并且使用能够控制电子调节阀4、电子负压计7的PLC编程控制器16进行单独自动式操控,使得在软式引流管1进行引流时,可通过单独设置的PLC编程控制器16对电子调节阀4、电子负压计7进行单独控制,而不必进行手工调节;并且,通过电动上下滑动装置11、电动左右滑动装置12、以及滚轮18可针对患者进行位置的调节,从而更加方便患者的引流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志宏;,未经彭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8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损微量输注泵
- 下一篇:一种干湿法相结合的等离子体消毒灭菌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