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29552.7 申请日: 2015-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4705354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发明(设计)人: 袁珂;段芳芳;蔡荣荣;贾晓会;贾姗姗;周梦佳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5/36 分类号: A01N65/36;A01P3/00;A01P7/04;A01N43/9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代理人: 张晓红
地址: 3118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园林 植物 杀虫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背景技术

植物源杀虫剂按其有效成分活性、化学结构及用途等,一般分为生物碱、萜烯类、精油类,它们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植物精油是一类分子量较小,可随水蒸气蒸出,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物质,一些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驱虫、杀虫作用,对昆虫有一定的引诱、驱避、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植物精油除对害虫有较高的活性外,还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直接利用,即对植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粗提后,加工成可利用的制剂。这种利用方式的特点是能够发挥粗提物中各种成分的协同作用,而且投资少,开发周期短。二是间接利用,即研究活性物质的结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进行人工模拟合成筛选,从中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制剂,这两种利用方式都是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的方向。

植物源杀虫剂可以制成乳剂、粉剂单独使用或几种植物农药配合使用,也可以与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混配使用。由于植物源杀虫剂对人畜毒性低,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基本上无明显的残毒问题。因此,将植物源农药应用于蔬菜、茶叶、中药材、花卉植物及城市绿化的园林植物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 L为菊科长柄菊属植物,分布于热带美洲,后传播于印度、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在我国广东、台湾、海南己逸为野生,且野生资源非常丰富。文献报道,羽芒菊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羽芒菊叶和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经常用于割伤、擦伤、创伤、伤口止血,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止脱发。前期对羽芒菊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羽芒菊中主要含有黄酮、香豆素、三萜类、芳香族挥发油等成分,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羽芒菊为外来入侵植物,实验还证明,该植物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和植物毒素作用。

吊球草Hyptis rhomboidea Mart. et Gal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本属植物有350-400种, 均产自美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中国有4种, 均见于我国南部沿海。吊球草在民间用于治疗肝炎, 溃疡以及水肿。吊球草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其主要成分含黄酮,三萜酸等成分。吊球草为外来入侵植物,实验还证明,该植物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和植物毒素作用。

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为菊科艾纳香属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温中活血,祛风除湿和杀虫作用的的草药。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寒湿泻痢、腹痛肠鸣、毒蛇咬伤、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风寒感冒。其生物学行性喜温暖气候,耐干旱,适宜于酸性土壤生长,耐瘠薄,帮一般比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都能种植。

勒党花椒Zanthoxylumavicennae 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在海南三亚,勒党花椒资源分布丰富。文献报道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香豆素、酰胺等成分,临床上用花椒乙醚提取物或花椒挥发油进行消炎止痛,取得良好的疗效。另据文献报道,花椒属植物对4种深部真菌和11种皮肤癣菌都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另外发现花椒挥发油可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并激发细胞凋亡,推测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红豆杉 (Taxus mairei) 为红豆杉科 (Taxaceae) 红豆杉属 (Taxus genus) 植物,又名紫杉、赤柏松。红豆杉中含有多种紫杉烷类似物,其中10余种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南方红豆杉中所含的紫杉烷类属于二萜类脂溶性成分,可溶于氯仿、丙酮、乙醇,不溶于水。实验表明,南方红豆杉针叶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此外,针叶的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植物毒素作用,同时也提示在提炼紫杉醇后的红豆杉药渣中,很有可能含有与上述水浸液中成分相同的水溶性化感成分。如果将这些药渣中的化感成分开发为天然除草剂,不仅可以为红豆杉药渣的资源再利用找到方向,也符合废物再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具体研究还需要深入的探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9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