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9659.1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5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袁珂;蔡荣荣;周梦佳;戈玮琛;陈明发;蒋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31/10;A01N65/3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张晓红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天然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混合:分别将小冠熏、勒党花椒、孪花蟛蜞菊的干燥物粉碎成粗粉,通过20-40目筛,然后按照重量比1-4:1-4:0.2-2混合均匀;
2)提取:将干燥的小冠熏、勒党花椒、孪花蟛蜞菊粗粉置于破碎提取器的容器内,按照混合物粗粉1kg则95%含水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含水乙醇进行室温组织破碎提取2-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分钟;
3)闪蒸浓缩:将提取液抽滤,弃去滤渣,得到的提取液在60-80℃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5-1/8;
4)乙醚萃取部位的制备:将浓缩液分散到水中,水的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1/2-1/4,然后用乙醚萃取2-5次,乙醚每次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1-2倍量,静止分层后,分去乙醚层,合并乙醚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中,常压浓缩蒸馏,蒸出乙醚,得到乙醚浓缩液;继续将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用研钵研细后得到乙醚提取物干粉;
5)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制备:将乙醚萃取后,分出的水层浓缩液,改用乙酸乙酯萃取,用乙酸乙酯萃取2-5次,乙酸乙酯每次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1-2倍量,静止分层后,分去乙酸乙酯层,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闪蒸浓缩装置中,50-70℃真空减压浓缩,蒸出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浓缩液;继续将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用研钵研细后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干粉;
6)将步骤4)的乙醚提取物干粉和步骤5)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干粉按照重量比1:1-3混合,得到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冠熏粗粉、勒党花椒粗粉、孪花蟛蜞菊粗粉的重量比为1-3:1-3:0.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冠熏粗粉、勒党花椒粗粉、孪花蟛蜞菊粗粉的重量比为1.5-2.5:1.5-2.5:0.8-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冠熏粗粉、勒党花椒粗粉、孪花蟛蜞菊粗粉的重量比为2: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照混合物粗粉1kg则95%含水乙醇的用量为7-9升的比例加入含水乙醇进行室温组织破碎提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真空浓缩温度为65-75℃,浓缩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6-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水的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1/3,乙醚每次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1.5倍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真菌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乙酸乙酯每次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1.5倍量,真空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96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式农作物根茎圆捆打捆机
- 下一篇:新式花生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