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米级点胶钨针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1491.8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启亮;何浩杰;田联房;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21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级点胶钨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微量点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微米级点胶钨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将元件粘接在工件上,一般采用点胶机于工件上进行点胶。点胶机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光学、钟表等领域。点胶机能够实现精确而理想的点胶控制。点胶针头作为点胶机的关键部件,针头的直径直接影响点胶的效果。一般的点胶钨针可通过对钨棒进行电化学处理、机械或激光切割等方法获得,但这些方法均存在耗时、制备成本高等缺点。而微米级直径的点胶钨针作为接触式超微量点胶装置的关键部件,点胶钨针整体需要有较强的刚度,同时针尖需要有较小的直径。现成的钨丝能够满足小直径的要求,但其柔软,刚度小,不能直接作为点胶针使用;而现成的毛细玻璃管刚度能满足要求,但其针尖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微米级点胶钨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钨丝和毛细玻璃管这些现成的材料,能够制作出满足超微量点胶应用的微米级点胶钨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米级点胶钨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米级的钨丝缠绕在漆包线上,并使钨丝沿着漆包线的长度方向延伸;
2)缠绕完毕后,将带有钨丝的漆包线从毛细玻璃管的中空腔穿过,并确保漆包线伸出毛细玻璃管的两端均带有钨丝;
3)将漆包线抽离出来,把钨丝留在毛细玻璃管中,且抽离后拉直钨丝,并要求钨丝两端仍外伸出毛细玻璃管;
4)对毛细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要确保钨丝不能脱离毛细玻璃管,且钨丝两端仍外伸出毛细玻璃管;待毛细玻璃管的加热部位处于熔融状态时,对毛细玻璃管的一端施加拉力或对毛细玻璃管的两端施加相反的拉力,以使毛细玻璃管的加热部位口径逐渐变小直至断开,最终该部位处的钨丝完全裸露,熔化的玻璃亦会粘附在钨丝上,待熔化的玻璃冷却后会将钨丝固定于断开的两部分毛细玻璃管中;
5)剪断中间部分裸露的钨丝,形成两支点胶钨针;
6)在显微镜下对点胶钨针的针头进行修剪,使得钨丝伸出毛细玻璃管的长度在0.2~0.5mm之间,以满足点胶的需要,至此便完成微米级点胶钨针的整体制备。
在步骤4)中,把带有钨丝的毛细玻璃管夹在拉针器上,该拉针器的上夹具夹在毛细玻璃管的上部,其下夹具夹在毛细玻璃管的下部,然后开启拉针器,拉针器对毛细玻璃管的中部进行加热,由于下夹具负重,因此在加热过程中下夹具一直存在对毛细玻璃管垂直向下的拉力,待毛细玻璃管的加热部位处于熔融状态时,下夹具会夹持毛细玻璃管向下运动,直至下夹具到达拉针器的底盘,在此过程中,毛细玻璃管的加热部位口径会逐渐减小直至断开,最终该部位处的钨丝完全裸露,熔化的玻璃亦会粘附在钨丝上,待熔化的玻璃冷却后会将钨丝固定于断开的两部分毛细玻璃管中。
所述钨丝的直径为20微米。
所述毛细玻璃管的口径为0.5毫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微米级的钨丝作为点胶针的针头,通过一系列工序把毛细玻璃管加固在钨丝表面,最终制作出针体具有一定硬度的微米级点胶钨针,可安装在接触式超微量点胶装置上,适用于各种超微量点胶的应用场合。
2、本发明所涉及到的制作原料简单易取、所需器材少、所需技术手段简单,进一步突出本发明简易的特点,同时在满足制作简易性的同时,本发明也满足了点胶钨针微米级的要求,而且制作效果稳定,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加热毛细玻璃管前的钨丝与毛细玻璃管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工完成后的微米级点胶钨针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的微米级点胶钨针的制备方法,是采用20微米的钨丝作为点胶针的针头,通过一系列工序把口径为0.5毫米的毛细玻璃管加固在钨丝表面,最终制作出针体具有一定硬度的微米级点胶钨针,可安装在接触式超微量点胶装置上,适用于各种超微量点胶的应用场合。其具体情况如下:
1)将直径为20微米的钨丝均匀缠绕在一根直径比毛细玻璃管小、长度比毛细玻璃管大的漆包线上,并使钨丝沿着漆包线的长度方向延伸。
2)缠绕完毕后,将带有钨丝的漆包线从口径为0.5毫米的毛细玻璃管的中空腔穿过,并确保漆包线伸出毛细玻璃管的两端均带有钨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风力分选机
- 下一篇:真空检漏抽风式氦气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