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光跟踪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1638.3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祥才;杨景华;朱锡芳;陆兴中;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 跟踪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度阳光跟踪传感器技术,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因地球可利用能源越来越少,而太阳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近年来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阳光跟踪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40%,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第三代聚光光伏电池问世,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阳光的跟踪精度要求达到±0.1°,而光热发电的定日镜对太阳反射光的跟踪精度要求更高。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有“GPS定位”和一般的“四象限光电式”,GPS定位不仅系统成本高而且因大气对光线的折射而影响跟踪不精确,一般的“四象限光电式”跟踪精度也不可能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的跟踪精度可小于±0.01°的阳光跟踪传感器。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阳光跟踪传感器,包括管状壳体,所述的管状壳体为长条形,所述的管状壳体的顶部设有透光面板2,所述的透光面板2中央设有方形遮光膜,所述的遮光膜投影于管状壳体底部的电路板中央的方形阴影区,所述的方形阴影区的四条边中点各贴装一个与四条边重合的光敏管,所述的光敏管与四个电压比较器而组成工作电路。
所述的光敏管晶片半径X和光敏管表面到所述的透光板表面的距离Y的尺寸决定跟踪精度,跟踪精度的设计用三角函数公式:tanα=X/Y,设X=0.2mm,Y=120mm,则tanα=0.0017,即α∠0.01°。
所述的工作电路的组成由光敏管U1的负极与U2的正极连接并与电压比较器VJ1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VJ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U1的正极接Vcc,U2的负极接GND,跨接于Vcc和GND的由电阻R1、R2和R3串联组成的分压电路其上分压点a接电压比较器VJ1的反向输入端,下分压点b接电压比较器VJ2的同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VJ1和VJ2的输出端J1、J2作为方位跟踪控制信号输出端;同理,光敏管U3和U4与电压比较器VJ3和VJ4组成跟踪控制电路、控制信号由W1、W2输出。
所述的管状壳体两端加工有径向凹槽,里面呈凸起的不锈钢管,所述的方形遮光板安装 在不锈钢管的上方,上端部用金属圈和硅橡胶与不锈钢管固定密封;圆形电路板安装在不锈钢管的下端,所述的不锈钢管插在底座中,并用硅橡胶固定密封,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防水插座,所述的电路板的引出线通过底座上的防水插座引出。
所述的光敏管尺寸小于或等于0805封装尺寸。
所述的管状壳体是深色不透光玻璃。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跟踪精度可小于±0.05度,截面小,与反光镜集热器三点一线遮光少,特别适用于定日镜的阳光跟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路板上光敏管的位置排列图;
图4是光敏管芯片半径尺寸及光敏管芯片到遮光板的距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阳光跟踪传感器,包括管状壳体4,所述的管状壳体4为长条形,所述的管状壳体4的顶部设有透光面板2,所述的透光面板2中央设有方形遮光膜2-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遮光膜2-1投影于管状壳体4底部的电路板1中央的方形阴影区1-1,所述的方形阴影区1-1的四条边中点各贴装一个与四条边重合的光敏管U1-U4,所述的四个光敏管与四个电压比较器而组成工作电路。
如图4所示,所述的光敏管晶片半径X和光敏管表面到所述的透光板表面的距离Y的尺寸决定跟踪精度,跟踪精度的设计用三角函数公式:tanα=X/Y,设X=0.2mm,Y=120mm,则tanα=0.0017,即α∠0.01°。
如图5所示,所述的工作电路的组成由光敏管U1的负极与U2的正极连接并与电压比较器VJ1的同相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VJ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U1的正极接Vcc,U2的负极接GND,跨接于Vcc和GND的由电阻R1、R2和R3串联组成的分压电路其上分压点a接电压比较器VJ1的反向输入端,下分压点b接电压比较器VJ2的同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VJ1和VJ2的输出端J1、J2作为方位跟踪控制信号输出端;同理,光敏管U3和U4与电压比较器VJ3和VJ4组成跟踪控制电路、控制信号由W1、W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