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1907.6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群;吴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拓(上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侯建群;吴亚志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B28B1/14;B28B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攀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4 | 代理人: | 彭蓉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贴面 预制 凹槽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构件及其建造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建筑施工的预制构件,尤其是一种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及其成型技术。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工程中会用到各种建筑构件,其中包括建筑模板。传统的建筑模板属于临时性支护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然而传统模板施工往往需要多道工序,比如在现场支模板、固定模板,浇灌混凝土之后再拆模板等,从而现场用工多,施工工期长。
当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对模板的结构以及预制工艺,无论是在模板的结构性能还是制备和安装的合理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建筑施工的需求,在建筑模板的构造以及材料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改进,使得模板的制备和施工在人力和物力上变得更为高效和合理。
例如,先前设计的凹槽板由于凹槽的结构特点,在预制成型和脱模过程中对模具的设置和操作工艺都有特殊要求,另外,在预制后凹槽板的搬运和安装过程中还要防止凹槽避免由于冲撞或挤压可能造成的破损。
针对传统模板结构体系的缺点和不足,需要从结构特征和施工方法等方面考虑,设计和制造投资节约、加工简便以及施工快捷的模板,用于建筑结构施工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及其成型技术。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所述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的成型过程更为便捷、合理,并且凹槽板本身在制备、搬运和施工过程中也具有较高的牢固性能。从而,本发明对现有预制模板在结构和施工性能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颖和实用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包括:
基体,其包括:
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端部和与之相对的第二端部,以及两个相对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用于墙体构建时的墙板顶端;
第一贴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贴面,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的外表面分别构成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混凝土层,其浇注在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之间;以及
端部凹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顺着端面延伸,,所述端部凹槽的内侧壁由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各自伸出所述混凝土层的部分形成
根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制凹槽板进一步包括:
第一内壁板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内壁板,其中所述第一内壁板与所述第二内壁板分别附着于所述第一贴面和所述第二贴面,并且所述端部凹槽的内侧壁由所述第一内壁板和所述第二内壁板形成。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槽板基体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构成。根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槽板基体采用填加有纤维材料的轻骨料混凝土构成。所述纤维材料可以为竹屑、木屑、秸秆、棉花秆、大麻秆、树枝、树皮、芦柴或其混合物。
在所述端部凹槽的底部位置可设有缓冲材料层,用来缓冲所述凹槽板与其中安装的梁件之间的作用力。
根据需要,所述凹槽板能够用于墙体组装的条形凹槽板或形成整体墙面的墙体凹槽板。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所述带有贴面的凹槽板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装配凹槽板模具,在所述模具内放置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
在放置有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的所述模具内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固化后形成凹槽板,其中所述端部凹槽的内侧壁由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伸出所述混凝土层的部分形成。
根据需要,上述成型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模具内,将所述第一内壁板和第二内壁板贴附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放置有所述第一贴面和第二贴面以及所述第一内壁板和第二内壁板的所述模具内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固化后形成凹槽板,其中所述端部凹槽的内侧壁由所述第一内壁板和第二内壁板伸出所述混凝土层的部分形成。
本发明所述带有贴面的预制凹槽板,一方面由于设置有贴面,使得凹槽板的成型工艺非常简便,比如简化了模具的结构,也省却了凹槽脱模的环节,还改进了墙面的功能特性;另外在设置有内壁板的情形,也使得凹槽的成型工艺非常灵活、简便,同时提高了凹内壁板的强度使得凹槽板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凹槽部位不易因冲撞或挤压而受到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拓(上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侯建群;吴亚志,未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拓(上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侯建群;吴亚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术柔性面砖
- 下一篇:泡沫塑料板与墙面粘结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