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玻璃及其浮法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1936.2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3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树;袁坚;李雄伟;章宇;郑伟宏;范亚伟;张天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14 | 分类号: | C03C10/14;C03B18/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晶玻璃,具体涉及一种CaO-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及其浮法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具有硬度大、结构致密、抗风化、耐腐蚀、抗冻等多种优点,在多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同时微晶玻璃因色彩柔和、艳丽典雅、结构致密、纹理清晰等特点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市场上众多颜色微晶玻璃中,白色微晶玻璃需求量巨大,市场占有率高,尤其在高端室内装潢中白色微晶玻璃的市场占有率更高。
目前微晶玻璃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浇铸法、烧结法和压延法,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成形后的板材表面平整度差,需要进行多次复杂的打磨和抛光后才能使用,消耗了大量劳动力,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高;板材厚度为13-18mm,厚度较厚。压延法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生产中原料大多含有氟化物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不符合目前所倡导的“绿色生产,低碳经济”理念。
中国专利CN103588394公开了一种白色无氟压延微晶玻璃及其生产方法,该专利提供一种无氟的微晶玻璃生产工艺,解决了氟环境污染的问题,但该专利中采用电熔窑的生产方式,产量较小,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同时该专利配方中加入澄清剂,增加生产成本。
鉴于当前的情况,许多研究学者提出采用浮法生产工艺来生产微晶玻璃,经过大量研究后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玻璃浮抛过程中易沾锡、和锡反应、工艺过程难控制等,仍然需要突破技术瓶颈。
针对需求量巨大的白色微晶玻璃市场,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微晶玻璃和生产工艺来改变现状,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aO-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微晶玻璃采用浮法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具有产品质量高、玻璃板面宽、产量大、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等优点。
为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aO-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CaO 2~12份、MgO 3~10份、Al2O311~28份、SiO246~57份、Na2O 2~12份、K2O 2~9份、ZnO 0.5~3份、TiO21~8份、ZrO20.5~4份。
上述微晶玻璃,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CaO 5份、MgO 9份、Al2O324份、SiO250份、Na2O 4份、K2O 2.5份、ZnO 1份、TiO23份、ZrO21.5份。
上述微晶玻璃,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CaO 9份、MgO 4份、Al2O316份、SiO254份、Na2O 7份、K2O 6份、ZnO 0.5份、TiO22.5份、ZrO21份。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上述CaO-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浮法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将原料按比例称量混合均匀,置于玻璃熔窑中进行熔化及均化;
b.经熔化及均化后的玻璃液经过料道进入锡槽表面后进行玻璃摊平、抛光,随后进行拉薄或堆厚,得到特定宽度和厚度的玻璃带,玻璃带继续冷却后离开锡槽尾端,进入热处理窑;
c.玻璃带在热处理窑依次进行核化、晶化和退火处理;
d.玻璃带出热处理窑后进行切割和抛光得到所需的产品。
上述浮法生产工艺,步骤a中所述熔化温度为1500~1600℃。
步骤b所述摊平温度为1300~1250℃。
步骤b所述抛光温度为1173~1099℃。
步骤b所述拉薄或推厚温度为1011~994℃。
步骤b所述玻璃带厚度为3-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