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2307.1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苏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绿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0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曲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属于环保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特点是数量较大,有机物含量波动性大、可燃、有一定毒性,有的还有恶臭。石油和化工工厂及石化产品的存储设施,印刷及其他与石油和化工有关的行业,使用石油、石油化工产品的场合和燃料设备,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各种交通工具都是有机废气的源头。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称为VOCs(V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涂装、印刷、制鞋和化工生产的许多兴业中,一些工业产品生产工艺过程都会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的排出。VOCs对环境的极大危害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工业有机废气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法等。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如生物法、电晕法、光分解法等离子体分解法。虽然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目前已经多样化,但每种治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而且不同排放源的废气组成也千差万别。
表1 国内外有机废气常用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吸收-吸附-脱附于一体的有机废气处理工艺。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其主要包括吸收过程、吸附过程和脱附过程,其处理工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吸收过程:设置集气罩在废气产生车间上空,收集产生的废气,并通过管道传送到填料塔的底部进行逆流操作吸收,所述填料塔里装有填料,所述填料的上面设有填料压板,下面设有填料支撑板,吸收过程采用的是吸收剂部分循环吸收,即用吸收剂循环泵将所述填料塔排出的一部分吸收剂送入冷却器进行冷却,然后同由新吸收剂进料管进入的新补充的吸收剂一同送回塔内, 进行部分循环吸收过程,所述吸收剂采用的是5%的NaOH溶液。
(2)吸附过程:经逆流操作吸收后的气体经所述填料塔的上端管道进入吸附塔的底部,所述吸附塔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气体在所述吸附塔内从下到上通过活性炭滤层进行处理,净化后的气体经过风机打到烟囱排出,所述吸附塔采用两座并联,脱附吸附交替运行。
(3)脱附过程:当一座吸附塔的有机物达到规定的吸附量时,换到另一座吸附塔进行吸附净化操作,同时对前面一座吸附塔进行脱附再生,通过高温风机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带入吸附塔进行脱附再生过程。
所述吸收剂循环泵后还接有吸收剂排出管,排出一部分废吸收剂。
所述集气罩为上部伞形罩,材质为5mm不锈钢板,罩口流速0.8m/s。
所述填料塔直径为1.2m,高5.5m。
所述填料的材质为选择陶瓷鲍尔环填料。
所述吸附塔采用卧式圆锥形固定床吸附器,壳体为椭圆形。
所述吸附剂采用蜂窝状活性炭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集吸收-吸附-脱附于一体,处理后的气体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可进行脱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本发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在吸收过程采用逆流操作,以及吸收剂部分循环吸收过程,不断补充新的吸收剂,吸收效果更佳;
3、本发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在吸附过程采用两座吸附塔并联,脱附吸附交替运行,吸附效率高,且在脱附时吸附过程也可照常运行;
4、本发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采用低耗能、地运行费用、基建投资少、维护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的流程图;
图中:1为废气产生车间,2为集气罩,3为填料塔,4为填料,5为填料压板,6为填料支撑板,7为吸收剂循环泵,8为冷却器,9为新吸收剂进料管,10为吸附塔,11为风机,12为烟囱,13为高温风机,14为蒸汽发生器,15为吸收剂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其主要包括吸收过程、吸附过程和脱附过程,其处理工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绿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绿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