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2437.5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宗庆;李成忠;孙燕;余乐;刘行;刘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除 种子 胚轴 休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特别是凤丹牡丹,是药油两用的优良品种。油用牡丹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播种育苗是获得大量油用牡丹苗的重要途径,但是,自然条件下牡丹种子发芽一般历时8~12个月,而且出苗率较低,严重制约了油用牡丹的栽培推广。究其原因是牡丹种子具有双重休眠特性,具体表现在胚根(下胚轴)和胚芽(上胚轴)的休眠,尤以上胚轴休眠较为深沉。种子秋播后,胚根发育成根而上胚轴处于休眠状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上胚轴才能萌发,制约了油用牡丹快速齐苗及大面积栽培推广。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是有效提高油用牡丹快速齐苗及大面积栽培推广的关键所在。专利申请号2014101493970发明名称为“一种快速培育凤丹实生苗的培育方法”的发明专利,人工提前打破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其技术方案是,取根长超过4cm 的沙藏后的种子,用其浓度为200~4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0~28小时,进行打破上胚轴休眠处理。专利申请号2012105204538发明名称为“快速高效打破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是,选取饱满的牡丹种子,用GA3(赤霉素)1000mg/L+T20(吐温)100uL/L处理液Ⅰ浸泡24h,剥除上步骤中获得的牡丹种子的种壳,用GA3100mg/L+BA1mg/L+Ca(NO3)25mg/L+T2(吐温)10uL/L处理液Ⅱ浸泡24h。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赤霉素溶液或破眠剂对种子浸泡处理,以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以上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凤丹种子发芽率,但效果不够理想,培育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 “一种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本发明充分调节利用凤丹种子本体自然所含ABA(生长抑制剂,即脱落酸)和GA3(生长促进剂,即赤霉素)的含量,达到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目的,有效缩短并提高凤丹种子发芽率,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管理方便,在催根基础上,低温处理60天可有效解除凤丹上胚轴休眠,其发芽率可达87.9%,芽长6.2cm,满足并适于大规模推广栽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首先选取8月初采自母株的蓇葖果,置于室内10-15天在果壳内完成生理后熟的种子;
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后,取下沉的饱满种子,用浓度为1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h消毒备用;
3)催根,播种前,将已经消毒的凤丹种子与湿沙按1:4体积比混匀,置于21-25℃温室内层积催根40天备用;所述湿沙是湿度为沙子最大持水量50%的沙子;
4)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所述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包括如下步骤:
1)待大部分已经催根的凤丹种子胚根长到2-4cm时,选取根长为3cm的种子置于1-5℃环境下进行低温处理60天;
2)将已经低温处理的种子在12月下旬播种。
优选的,所述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包括如下步骤:
1)待大部分凤丹种子胚根长到2-4cm时,选取根长为3cm的种子置于5℃环境下进行低温处理60天;
2)将已经5℃处理的种子在12月下旬播种。
优选的,所述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包括如下步骤:
1)待大部分凤丹种子胚根长到2-4cm时,选取根长为3cm的种子置于3℃环境下进行低温处理60天;
2)将已经3℃处理的种子在12月下旬播种。
更优选的,所述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包括如下步骤:
1)待大部分凤丹种子胚根长到2-4cm时,选取根长为3cm的种子置于1℃环境下进行低温处理60天;
2)将已经1℃处理的种子在12月下旬播种。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将低温处理结束后的凤丹种子置于16-20℃温室中20天进行常规管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充分调节利用凤丹种子本体自然所含ABA(生长抑制剂,即脱落酸)和GA3(生长促进剂,即赤霉素)的含量,达到解除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目的,有效缩短并提高凤丹种子发芽率,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管理方便,在催根基础上,低温处理60天可有效解除凤丹上胚轴休眠,其发芽率可达87.9%,芽长6.2cm,满足并适于大规模推广栽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底式种子发芽盒
- 下一篇:一种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解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