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2497.7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民;赵武云;孙伟;王军鹏;张华;张瑞;李亚丽;石林榕;刘小龙;宋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B4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收获 回收 联合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式马铃薯自动收获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较快,产量逐年攀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主要是利用手工挖掘和半机械化挖掘,国内许多的马铃薯收获机具是直接将马铃薯挖出之后,让其连同秸秆,地膜等回到田地里,然后要靠人手工分捡,劳动强度非常巨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同时这种挖掘方式在挖掘过程中,落下的土壤会将马铃薯,秸秆以及地膜等埋没在田地里,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也给农民带来了额外的劳动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具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而具有残膜回收,秸秆还田的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上方设置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悬挂牵引装置,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变速箱,所述机架前端下部设置起膜铲,所述起膜铲后方的机架上倾斜设置传送抖动机构,所述传送抖动机构的上方机架上设置橡胶传送带,所述橡胶传送带前方的机架上设置递送辊,所述递送辊位于传送抖动机构前部上方,所述递送辊与橡胶传送带适配,所述橡胶传送带的后端与地膜收集辊适配,所述地膜收集辊设置在传送抖动机构后方的机架上,所述机架中部下端两侧设置行走轮,所述递送辊、传送抖动机构、橡胶传送带、地膜收集辊与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传送抖动机构包括抖土链,所述抖土链套装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支撑辊之间,所述第一从动支撑辊设置在起膜铲后方的机架两侧,所述第一从动支撑辊后方的机架上设置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位于抖土链下方,所述支撑辊后方的机架上设置抖动辊,所述抖动辊位于上下抖土链中间,所述抖动辊与抖土链周期性啮合产生抖动,所述抖动辊后方设置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侧设有梅花轮,所述梅花轮的齿轮位于抖土链的间隙。
所述递送辊上设有十字形隔板,所述隔板边缘设有梯形槽,所述橡胶传送带上设置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与隔板边缘设有梯形槽适配。
所述橡胶传送带套装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第一主动轴一侧,所述第一链轮内侧的第一主动轴设置第二链轮,所述地膜收集辊一侧设置第三链轮,所述第二主动轴设置第四链轮,所述第二从动轴设置第五链轮,所述第五链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递送辊上的第六链轮连接,所述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呈三角形状设置,且通过一根链条连接。
所述地膜收集辊包括缠膜轴,所述缠膜轴上设有缠膜齿,所述缠膜齿呈鱼骨状排列。
所述机架前端下部设置定轴,所述定轴通过支撑架设置起膜铲。
本发明提供的牵引式马铃薯收获机具突破了其他马铃薯收获机具只挖掘而不收集地膜的惯例,采用了新的结构,即通过利用递送辊上的梯形槽与传送带上的凸块之间的配合使地膜秸秆和土薯混合物分成两层,秸秆和地膜沿着传送带在上层运动,地膜被地膜回收辊回收,而秸秆被抛出返回田地,土薯沿着抖土链向上运输,由于秸秆落地处位于马铃薯落地的后方,因此避免了将秸秆埋于地下,对捡拾马铃薯造成干扰,同时,将地膜秸秆和土薯混合物分开,有利于抖土链更好的从土壤中分离出马铃薯。本发明体积适中,重量轻,分级结构简单精巧,方便灵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递送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橡胶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地膜收集辊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抖动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化施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