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抗震试验的叠加式混凝土配重块结构及其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2757.0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文行武;郑杰圣;韩磊;吴思雄;刘清泉;黄福云;张中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抗震 试验 叠加 混凝土 配重 结构 及其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叠加式混凝土配重块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抗震试验属于相对比较大型的动力试验之一,此类试验具有针对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其成本往往相对较高,如国外一项实验经费的数据显示,在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实验时,每小时的费用甚至高达上万美元,而配重块是抗震试验经常用到的重要构件之一,配重块的安装方便与否直接影响到试验的进程和经费开销甚至试验成败与否等问题。用于抗震试验的常规配重块基本由铅块或钢材制成,此类配重块具有成本高、加工和安装难等缺点,费时、费力且费钱,试验效率也不高。因此制造一种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的配重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常常出现配重块设置相对不足的现象,即模型试验时应按照动力相似比关系设计与配置规定的人工质量配重块。然而,由于模型尺寸较小、配重块安装困难等原因,实际设置的配重块往往远小于所需的要求,从而导致模型试验结果不易真实、准确地反应原型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针对以上常规配重块在安装、卸载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不便,以及采用铅块和钢材不经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抗震试验的叠加式混凝土配重块结构,利用分层叠加的形式,灵活轻巧,解决了配重块安装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抗震试验的叠加式混凝土配重块结构,所述配重块结构包括多个的配重分块,所述配重分块由混凝土制得,各配重分块的四角均开设有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有至少2个带有1螺孔的第一钢板,各配重分块通过4个锚通螺杆贯穿四角的第一钢板的螺孔进行定位;各配重分块的顶部和底部表面贯穿纵横向的两道定位企口;各配重分块的中间内部安装有至少2个带有4个螺孔的第二钢板,且2个第二钢板上下对称分布;各配重分块通过顶部和底部表面的两道定位企口进行定位对接,且通过4个锚通螺杆贯穿各第二钢板上的4个螺孔进行锁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各配重分块顶部的定位企口为凸半圆形,各配重分块底部的定位企口为凹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1螺孔的第一钢板设置于配重分块的四角周边5~8cm处;且第一钢板离配重分块外表面的距离为一个螺帽的高度。
进一步地,各个第二钢板的位置与第一钢板相对应。
进一步地,各个配重分块的左右两侧壁宽度方向上均开设有一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对称设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一种用于抗震试验的叠加式混凝土配重块结构的构造方法,利用分层叠加的形式,灵活轻巧,解决了配重块安装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抗震试验的叠加式混凝土配重块结构的构造方法,该构造方法需提供一配重块模板,该方法具体为:在配重块模板中通过PVC管在靠近宽度方向的两侧贯通定位,在模板四角设置至少2个带有1螺孔的第一钢板,模板中间设置至少2个带有4个螺孔的第二钢板,且2个第二钢板上下对称分布;通过常规搅拌工艺浇捣混凝土,混凝土中布置适量的钢筋,每块的配重分块高度H范围为15~20cm,在配重分块的顶部和底部表面进行开设贯穿纵横向的两道定位企口;制成一配重分块后,再继续制作第二配重分块,再根据实际配重需要将各配重分块通过顶部和底部表面的两道定位企口进行定位对接,通过4个锚通螺杆贯穿四角的第一钢板的螺孔进行定位;最后通过4个锚通螺杆贯穿各第二钢板上的4个螺孔进行锁合固定形成配重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各配重分块顶部的定位企口为凸半圆形,各配重分块底部的定位企口为凹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1螺孔的第一钢板设置于配重分块的四角周边5~8cm处;且第一钢板离配重分块外表面的距离为一个螺帽的高度。
进一步地,各个第二钢板的位置与第一钢板相对应。
进一步地,各个配重分块的左右两侧壁宽度方向上均开设有一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对称设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配重块结构结合低成本材料和安装方便等优点于一身,很好的解决了常规配重块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其利用分层叠加的形式,灵活轻巧,解决了配重块安装困难等问题,并且该配重块结构可利用定位企口快速定位,方便螺孔的对接和螺杆安装,有效解决了孔位对接难等问题。另外,在所述的配重块结构的宽度方向设置两道通孔方便了运输和吊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子锁的智能自诊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游乐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