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供电线圈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自动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3019.8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镇;刘阳;王江;邓斌;魏熙乐;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供电 线圈 无线 能量 传输 系统 自动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供电线圈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自动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在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进行,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包括供电单元(1)与手机、平板电脑支持无线充电的能量接收器(2),供电单元(1)是由多个供电线圈(3)排列组成的线圈阵列,无线能量传输时由电流传感器检测各个供电线圈(3)中的电流值,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初步确定能量接收器(2)所处的范围
将供电单元(1)线圈阵列中的供电线圈(3)按照在线圈阵列中的坐标进行编号;
按照供电线圈电流值的大小将供电线圈(2)进行降序排列,由位列第1的供电线圈A(4)的位置初步确定能量接收器(2)所处的范围,把位列第1的供电线圈A(4)即电流值最大的供电线圈A(4)在线圈阵列中的坐标,作为能量接收器(2)所在的位置坐标;
B):进一步确定能量接收器(2)所处的区域
由单个供电线圈(3)的电流值i与能量接收器(2)距各个供电线圈(3)距离r的i‐r函数关系得到能量接收器(2)所在的圆周,圆周以供电线圈(3)中心为圆心,以由i‐r函数关系得到的距离r为半径,能量接收器(2)就位于圆周上;
根据步骤A)线圈排序中位列第1、2、3的供电线圈A(4)、供电线圈B(5)、供电线圈C(6)的3个电流值ia、ib、ic,由i‐r函数关系能够分别得到的3个圆周的半径ra(8)、半径rb(9)、半径rc(10),分别以供电线圈A(4)、供电线圈B(5)、供电线圈C(6)的中心为圆心,以半径ra(8)、半径rb(9)、半径rc(10)画出3个圆周,如果3个圆周交于同一点,这个点的位置就是能量接收器(2)的位置;
如果3个圆周不相交于同一个点,形成相互重叠的区域,3个圆周相互重叠的区域(12)就是能量接收器(2)所处的区域;
C):缩小能量接收器(2)的所处的区域面积直至满足预定定位面积的要求
若3个圆周相互重叠的区域(12)的面积小于预定的定位面积,则由供电线圈D(7)的电流值id由i‐r函数关系得到供电线圈D(7)与能量接收器(2)的距离rd(11),然后以供电线圈D(7)的中心为圆心以半径rd(11)画出第4个圆,半径分别为ra(8)、半径rb(9)、半径rc(10)、半径rd(11)的4个圆相互重叠的区域(13)的面积小于步骤B)中由3个圆相互重叠的区域(12)的面积,将这个区域(13)的面积与预定的定位面积进行比较,如果仍然比预定的定位面积大,就按照步骤A)中的线圈排序,依据步骤B)中的方法添加位列第4之后的圆周,形成的重叠区域面积小于4个圆相互重叠区域(13)的面积,直至达到预定的定位面积要求;
D):得到能量接收器(2)所处的位置
步骤C)中直至满足预定的定位面积要求用到的圆相互重叠的区域就是能量接收器(2)的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信息将为优化能量传输的效果提供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供电线圈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自动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单个供电线圈(3)电流值i与能量接收器(2)距线圈距离r的i‐r函数关系是单调的函数关系,即由一个电流值i只能得到一个距离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供电线圈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自动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D)中,根据权利2中i‐r的函数关系,改变供电线圈(3)与能量接收器(2)之间的距离r,能够改变供电线圈电流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30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与配电终端的调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