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吸引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3679.6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梅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举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临床常用必备抢救仪器,常应用于微创外科手术,成人外科手术,小儿外科手术,使用吸引器可吸引手术野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空腔脏器中的内容物、冲洗液,使手术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还可用于全麻病人吸除痰液。
在手术过程中,因身体生理结构不同,不同位置处需要的吸引管规格也不同,在腹腔手术过程中,腹腔内有时出血和渗液,需要使用吸引器吸引,其中为了减少创伤及增加吸引效果,通常选用带有弧度的吸引管;另外,在成人外科手术中,其渗出物,脓液等较多,需要使用规格较粗的吸引管,而小儿外科手术中,渗出物、脓液等相对较少,只需要规格较小的吸引管即可;其次,在手术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特殊场合、设备位置限制、吸引部位等因素,其需要吸引管的长度规格不同,有的需要长吸引管,而有的需要短吸引管;再有,在同一个手术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手术野情况,需要更换不同弧度、长度和粗细的吸引管,便于吸引与显露。
现有的吸引器的手柄和吸引管是一体化的,使得吸引管不可变换,进而吸引管的粗细、长度、弧度不可变化,因此,手术时对不同部位吸引时,吸引管的粗细、长度、弧度会不合适,微创手术时更是如此,这些都会影响手术的进行。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180009.0,申请日2013年05月15日,专利名称为“外科用吸引器”,公开了一种外科医用吸引器,包括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为双层透明塑料软管,所述双程透明塑料软管设有螺旋钢丝,所述吸引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囊球吸头,所述囊球吸头上设有吸液口,所述吸引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推拉管,所述的推拉管上设有活塞及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推拉杆,所述推拉管上还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引流阀。
上述方案中,根据手术腔的曲度,用手将塑料管弯曲成相应的曲度,松手后塑料管在螺旋钢丝的力度作用下保持曲度形态不变,从而使该吸引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弯曲腔道,然而,吸引管可在直管和曲管两种规格下适用,对于吸引管的粗细、长度规格则无法满足。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更换不同弧度、长度和粗细的吸引管,便于显露、获得良好的手术野,提高手术效果与安全性,增加工作效率的可调节吸引器。而关于这种吸引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更换不同弧度、长度和粗细的吸引管,便于显露、获得良好的手术野,提高手术效果与安全性,增加工作效率的可调节吸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吸引器,所述吸引器由吸引管、内芯、卡环、螺帽、手柄、锥形接头组成;所述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体和螺纹管;所述吸引管体包括不同长度、粗细、弧度的吸引管体;所述吸引管体和螺纹管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螺纹管外端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螺纹管上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吸引管体后端设有吸引孔;所述卡环固定在内芯一周上,且内芯端面突出卡环端面;所述内芯上装配有螺帽;所述螺帽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螺帽和螺纹管均为尺寸统一的标准件;所述的锥形接头、手柄、内芯、吸引管的内部通道相通。
所述吸引孔共有3个,其吸引孔距端部距离为5mm,吸引孔间角度呈120度。
所述螺帽外表面设有条纹槽。
所述螺帽前端开口直径小于手柄端面直径,且小于卡环直径。
所述手柄为圆柱形,后端连接锥形接头。
所述手柄前端与内芯固定连接。
本发明优点在于:
1、不同长短、粗细、弧度的吸引管体和统一标准的螺纹管一次整体成型,且和螺帽装配形成标准系列产品的吸引器,在不同的手术中广泛应用,如小儿与成人,微创手术,深部手术等,提高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市场广大,可以获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2、操作简单,手柄只有一个与手术台外面的吸引管道相通,不用变动,手术需要变换吸引管时,只需换一个合适的吸引管即可;
3、内芯端面突出卡环端面,与现有的内芯穿设在吸引管中相比,其内芯长度减少,内部通道体积增加,吸引效果更佳,避免渗出物、脓液等粘附在内芯上,堵塞吸引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明的一种可调节吸引器中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明的一种可调节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调节吸引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调节吸引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举;,未经梅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3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