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4425.6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首龙;孙泉钦;王丹名;周唐臣;李利芳;张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45;H01L21/336;H01L21/28;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阵列 显示装置 | ||
1.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掺杂层和源/漏电极层,所述掺杂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源/漏电极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至少包括两层子掺杂层,靠近所述源/漏电极层的源/漏电极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大于靠近所述有源层的有源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所述有源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大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为三、四或五层子掺杂层,所述三、四或五层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逐层降低,且靠近所述源/漏电极层的源/漏电极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为硅烷中掺杂磷烷形成的半导体掺杂层,所述硅烷与磷烷的体积比为11:14~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电极子掺杂层中,硅烷与磷烷的体积比为11:X,且17<X≤19;所述有源子掺杂层中,硅烷与磷烷的体积比为11:Y,且14≤Y≤17。
5.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有源层制备的工序、掺杂层制备的工序和源/漏电极层制备的工序,所述掺杂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源/漏电极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制备的工序至少包括两层子掺杂层的制备工序,靠近所述源/漏电极层的源/漏电极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大于靠近所述有源层的有源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所述有源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大于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制备的工序包括三、四或五层子掺杂层的制备工序,所述三、四或五层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逐层降低,且靠近所述源/漏电极层的源/漏电极子掺杂层的掺杂物的掺杂浓度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为硅烷中掺杂磷烷形成的掺杂层,所述硅烷与磷烷的体积比为11:14~1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电极子掺杂层中,硅烷与磷烷的体积比为11:X,且17<X≤19;所述有源子掺杂层中,硅烷与磷烷的体积比为11:Y,且14≤Y≤17。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44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