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双线性对的多接收者混合签密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4762.5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4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王志伟;夏爱东;何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双 线性 接收者 混合 算法 | ||
1.一种无双线性对的多接收者混合签密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密钥生成中心初始化:生成系统参数params并随机选取系统主密钥s,公开系统参数params同时保存系统主密钥s;
S2、部分私钥提取:密钥生成中心生成签密者和接收者的原始部分私钥,发送给签密者和接收者;
S3、密钥提取:签密者和接收者收到密钥生成中心生成的部分私钥,结合自己的身份产生专有的公钥和完整私钥;
S4、签密:选择一个接收者身份集合,执行多接收者签密算法,输出对应的密文;
S5、解签密:接收者收到密文后,执行解签密算法,得到加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验证签名是否正确;
所述密钥生成中心初始化的具体过程为:
S11、输入安全参数k,生成两个大素数p、q,q为p-1的大素数因子,满足q|p-1,设P为循环群G中任意一个阶为q的生成元;
S12、定义安全hash函数H1:{0,1}*×G×G→Zq*,H2:{0,1}*→Zq*,H3:{0,1}*×{0,1}n→Zq*,H4:{0,1}*→Zq*;
S13、随机选取系统主密钥s∈Zq*并保存,计算系统公钥g=sP,选择安全的对称加密算法(E,D);
S14、公开系统参数params=<p,q,g,P,H1,H2,H3,H4,E,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双线性对的多接收者混合签密算法,其特征在于,部分私钥提取的具体过程为,输入参数params、s和身份ID∈{0,1}*,密钥生成中心执行下列提取过程:
S21、给定用户身份IDu,用户随机选取yu∈Zq*,计算Yu=yuP,将Yu和IDu发送给密钥生成中心;
S22、密钥生成中心随机选择xu∈Zq*,计算Xu=xuP,密钥生成中心获得用户的Yu后,计算Du=xu+s H1(IDu,Xu,Yu)+H2(sYu),然后通过公开信道将Xu和Du发送给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双线性对的多接收者混合签密算法,其特征在于,密钥提取的具体过程为:
S31、通过判断下式是否成立判断密钥生成中心发送的Du是否有效,成立则Du有效,否则无效,
Xu+g H1(IDu,Xu,Yu)+PH2(yug)=DuP;
S32、计算部分私钥du=Du-H2(yug),将Xu=xuP作为部分公钥;
S33、设置完整公钥为pku=(Xu,Yu),完整私钥为sku=(du,y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47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应用容灾部署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