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光温室棚膜除尘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5211.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梅;宋卫堂;安星辰;冉霞;杜晓冬;李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温室 除尘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棚膜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光温室棚膜除尘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设施园艺的种植面积近年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占到了设施园艺总面积的80%以上。日光温室作为我国独创的设施形式,其推广应用面积要占到全部设施面积的60~70%,其中生产的蔬菜产品对于满足人们的蔬菜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日光温室因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农业种植,特别是蔬菜种植和育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春、秋、冬季气温偏低的北方地区。同时日光温室的外保温被有效防止了温室内夜间热量的流失,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塑料薄膜是日光温室的主要透明覆盖材料,其透光率的大小和变化对日光温室光、热环境的影响很大,良好的薄膜透光可以较大改善日光温室中作物的生长,给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能。然而,采光面棚膜受到尘土的污染之后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室内的光照环境,甚至影响作物的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日光温室光、热环境形成,主要依赖于采光面所能透过的太阳辐射,因此采光面棚膜的透光率是衡量日光温室构造优劣的关键参数之一。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春、秋、冬季易刮风,常有风沙甚至扬尘天气,日光温室的采光面经常被风吹来的沙土或浮尘污染,采光面变得模糊、不清晰,降低了采光面的透光率,温室内的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生长受到限制。目前,解决日光温室薄膜尘土污染问题有两个方法:更换薄膜和采用人工方式对日光温室表面进行除尘。频繁更换薄膜成本高,采用人工方式除尘技术难度大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采用人工方式对日光温室棚膜的表面进行除尘和频繁更换棚膜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的、借助日光温室原有的保温被卷帘机动力即可进行除尘的日光温室棚膜除尘方法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日光温室棚膜进行除尘的方法,包括:
借助卷帘机动力,随着卷帘机卷起或放下保温被,完成对温室棚膜的除尘。
一种日光温室棚膜除尘装置,与卷帘机配合使用,包括连接件、除尘杆、圆筒、套筒、除尘布、支撑滚轮;其中除尘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卷帘机转轴上,并与卷帘机转轴平行;除尘杆上依次间隔设置多个圆筒和套筒,除尘杆两端固定有支撑滚轮,除尘布固定于套筒上。
所述连接件使除尘杆随卷帘机转轴一起上下运动。
所述支撑滚轮分别设置在温室东、西山墙上。
所述圆筒固定在除尘杆上,其间距按照日光温室骨架距离进行设计,随除尘杆在温室骨架上滚动。
所述套筒空套在除尘杆上,随除尘杆的滚动而上下移动但不转动。
所述日光温室棚膜除尘装置还包括限位凸起,使连接件在卷帘机转轴和除尘杆上固定,防止其沿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日光温室棚膜除尘装置还包括夜间保护装置。
所述夜间保护装置为一面开口的盒子,设于日光温室前屋角处,开口朝向温室,与水平线倾斜20°~40°。
所述除尘布按照日光温室表面轮廓剪成锯齿状,确保除尘布接触到日光温室棚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借助日光温室保温被卷帘机构的动力,每天对温室棚膜进行2次除尘,无需外加动力和能耗,环保节能。
2、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圆筒多支点的方式解决了除尘装置的挠度问题,解决了除尘装置长度的限制,可用于各种长度规格的日光温室。
3、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随时可拆除,成本低、易推广。
4、本发明装置的除尘布条可采用防静电吸附的材料制成,吸附和擦除灰尘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日光温室与除尘装置的正视图(部分);
图2为除尘装置套筒部分细节示意图;
图3为除尘装置在日光温室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除尘装置尺寸说明图(单位为:mm);
其中给标号所代表:1-卷帘机转轴,2-连接件,3-除尘杆,4-圆筒,5-套筒,6-除尘布,7-支撑滚轮,8-限位凸起,9-夜间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5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层析治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面板通孔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