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白茶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35528.4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公告)号: CN10475714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8
发明(设计)人: 刘碧清;吴光伦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胡林
地址: 6115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白茶的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白茶的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白茶初制基本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花朵,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清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清肝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的作用。

传统白茶的通常制备工艺是鲜叶、萎调、烘干,即将茶叶采摘之后(对鲜茶叶的芽叶标准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是芽叶即可),进行室内自然萎调,时间25~30 小时,之后烘干即得到传统白茶。

传统白茶制备工艺往往萎凋时间长、萎凋偏重。一次烘干,容易出现外形暗绿,白毫较显露但无光泽,内质香气毫香较明显,汤色深黄,滋味较醇和但淡薄等品质问题。

公开号为CN102018063A,公开日为2011年4月2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白茶加工工艺,采摘茶树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上,萎凋15~20小时,揉捻3~5分钟,干燥至毛茶含水量为6±0.5%,该发明增加“揉捻”工序使产品的滋味增强,该产品具有外形条索紧实,有利于增强滋味浓度和厚度,但是制作出来的白茶香气不够浓,持续时间不够长;而且萎凋时间长,萎凋偏重导致白茶的滋味浓厚鲜醇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上述白茶制作工艺萎凋时间长,萎凋偏重导致白茶滋味浓厚鲜醇度不够高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茶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大大缩短了萎凋时间,提高了白茶滋味浓厚鲜醇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包括采摘步骤、萎凋步骤、揉捻步骤和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步骤为加温萎凋步骤,具体为:将鲜茶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进行萎凋,厚度1~1.5cm,萎凋温度控制在30℃~36℃,萎凋时间为4~6 小时,萎凋至叶形皱缩,叶质柔软,折梗不断,稍显淡淡的清香,水分含量为65~70%。

还包括远红外提香步骤,该步骤位于烘干步骤之后,具体为:使用远红外茶叶提香机提香,温度控制在70~80℃,时间7~9 min,水分控制在4.5~5.0%,下机后将茶叶摊放在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初烘步骤和足烘步骤,初烘步骤位于足烘步骤之前。

所述初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将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2~1.8 cm,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75~85℃时,将茶叶送上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内,使茶叶均匀受热,经过18~22 min,烘至茶叶含水量20~25%时下机,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所述足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55~65℃,将茶叶送上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烘干机内,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2.0~2.5 cm,烘焙时间20~25 min,烘至茶叶含水量7~8%,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所述揉捻步骤采用揉茶机揉捻,转速26r/min~30r/min,揉捻4 ~ 6 min,无压空揉,投叶量为装至揉筒3/4,使其芽叶初步成条。

所述采摘步骤的具体要求为: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2叶的福鼎大白茶新鲜茶叶,要求多毫、肥壮芽叶;不采雨水、露水、病虫害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无机械损伤;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紧压,防太阳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外形茶条紧结,色泽银白,白毫披露,汤色黄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厚鲜醇,叶底匀嫩明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5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