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5947.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4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辉;谢湘;王鹏;蔡彤旻;曾祥斌;曹民;夏世勇;叶南飚;陈大华;杨纯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23/20;C08L23/06;C08K13/04;C08K7/14;C08K5/5313;C08K5/06;C08K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酸碱度 聚酰胺树脂 自动电位滴定仪 注塑 增强填料 聚合物 制品流 苯酚 发白 降解 羧基 制备 添加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A、30wt%‑99wt%的在苯酚中pH值呈现2≤pH≤6的聚酰胺树脂;B、0‑70wt%的增强填料;C、0‑70wt%的添加剂和/或其它聚合物;组分A、B和C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wt%;该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通过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获得的表观羧基含量[m]≤550摩尔/吨;本发明采用具有特定pH值的聚酰胺树脂制备得到具有特定酸碱度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聚酰胺树脂在注塑过程中发生降解产生气体,进而解决制品流痕、局部发白等技术问题,且能使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颜色得以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等,其被广泛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近几年来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于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更优而被重点开发。
CN101175791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度的热滞留稳定性、耐热水性和耐化学品性,并且与其它树脂等的粘合性或相容性优异的聚酰胺树脂。该树脂该分子链的末端胺基量[NH2]为60mol/t以上、120mol/t以下,且末端胺基量和末端羧基量[COOH]满足[NH2]/[COOH]≥6。
CN102149748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加工性能的聚酰胺树脂。其呈现:-大于或等于20μeq/g的胺链末端含量;小于或等于100μeq/g的酸链末端含量;和大于或等于20μeq/g的非反应性链末端含量。
JP6032980提供了一种改进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成型品表面性能的方法。即,使用端氨基或端羧基值低于50meq/kg的聚酰胺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得到的成型品外观较好。然而,其仅给出了单增强改性产品外观改善的方法,即,仅添加无机填料如玻纤等作为添加剂。而对于化学性质复杂的阻燃剂、阻燃协效剂等加入时的表面情况并未指出。
然而,上述专利仅限定了聚酰胺树脂的特定端基含量,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聚酰胺树脂一般都要经过改性才能应用。由于改性过程中进行了高温熔融,高温熔融本身就是聚合物端基进一步反应和降解的平衡。再加上加入各种添加剂,此过程中聚合物的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最终产物的酸碱度同样对其应用存在较大影响。
如上所述,目前聚酰胺树脂的端基测试已经成为本行业一个通用的手段,用以表征聚酰胺的数均分子量、反应程度等各方面的信息。尽管聚酰胺的末端基团可能会影响溶液的pH值,这并非唯一重要因素。不同聚酰胺分子链的刚性、酰胺基浓度、第二维利系数、Huggins参数、θ溶剂行为等都会对其pH值造成重大影响。即使组分、单体配比相同的聚酰胺,由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其pH值都可能差别巨大,从而引起聚合物性能的差异。对聚合反应条件或聚酰胺的结构进行调整,可以得到不同端基或pH值的聚酰胺。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选用在苯酚中pH值呈现2≤pH≤6的聚酰胺树脂进而制备得到具有特定酸碱度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聚酰胺树脂在注塑过程中发生降解产生气体,进而解决制品流痕、局部发白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注塑过程中产生较少气体,且颜色得到改善的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酸碱度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
A、30wt%-99wt%的在苯酚中pH值呈现2≤pH≤6的聚酰胺树脂;
B、0-70wt%的增强填料;
C、0-70wt%的添加剂和/或其它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5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