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序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6832.0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祥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序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超微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单序体作为一种人工制造的新材料,将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大作用。
背景技术 经过人为加工(包括开采和运输),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性能,适合于一定用途的物质,称为材料。
材料内部的超微颗粒做有规律的排列所构成的固体,称为单晶体。物体内超微颗粒做无规则的排列所构成的固体,称为非晶体。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物体,称为多晶体。单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固定的熔点,表现出各向异性。非晶体没有固定几何形状和熔点,表现各向同性。多晶体和单晶体统称为晶体。
非晶体、晶体或者纳米晶体的理论基础都是量子力学。但量子力学的原理、假设、定则、波动方程,都依赖于客观不存在的并且没有物理意义的波函数。关于量子力学的物理解释等问题,科学泰斗玻尔(N.Bohr)和爱因斯坦(A.Einstein)争论了一辈子,还没有结果。量子力学中电子或光子的波-粒二像性矛盾没有获得解决。波函数坍塌、“薛定格猫”和“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量子纠缠”等问题还困扰着物理学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是揭示单序体的结构特点;提出单序体的制备技术。单序体中电子的传输不同于普通的材料。由于单序体中漂动效应、表面积效应、隧道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单序体中传输的电子密度,比普通的材料更大,能耗更小。单序体作为单晶体的替代物,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创立的“漂动力学”理论,是替代“量子力学”的关于物质结构的一种新理论;也是本发明“单序体”的基础理论。漂动力学阐明漂动和自然漂动的物理意义;提出粒子和漂动的三个定律。普朗克的量子、德布罗意关系式、波恩诠释、海森伯不确定关系、薛定格方程、狄拉克方程、克莱因-戈登方程等,分别是漂动力学中推论或方程的特例。“漂动力学”的理论如下:
引言:
漂动力学中粒子和漂动的三个定律,能够推导出量子力学中各个假设和方程。第一定律阐明粒子的自然漂动;否定电子既是粒子又是波动的“波尔互补性原理”。第二定律阐述粒子的本征值的概率;否定电子运动是确定性的“爱因斯坦隐变量理论”。第三定律推导系统中粒子漂函数的方程。漂动力学中三个定律能够推导出宏观力学规律和光速定理。
2.确定物理条件下粒子出现某时空点是随机事件。粒子的全部分布场强度的变化形成自然漂动。
2.1定义:具有粒子性的物质形态,称为粒子(例如原子、电子、光子、中微子、分子、微粒)。
定义:不失一般性,令时间t=0时粒子的位置为原点、运动方向为Z-轴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称为粒子标签坐标系。把起点固定于该坐标系原点的某个位置矢量r的终点作为复数零点并且实轴与X-轴平行、虚轴与Y-轴平行的它们的单位长度都相同的复平面,称为这个粒子在该位置r的叠平面。
定义:粒子在每个位置r的叠平面中,起点固定于复数零点、长度是物理常量(ε)、辐角是时空(r,t)的函数(k·r-ωt+Ф)的旋转矢量,称为这个粒子在该时空(r,t)的丛量Ξ(r,t)。某粒子的全部丛量的变化波形,称为这个粒子的漂动Ξ(r,t)。
Ξ(r,t)=ε[cos(k·r-ωt+Ф)+isin(k·r-ωt+Ф)]=εexp[i(k·r--ωt+Ф)] (1)
其中漂数(k)是2π单位长度内含有“完整漂动”的数目;角频率(ω)是该粒子的任意一个丛量绕复数零点旋转的角速度;初辐角Ф是r=0和t=0时的辐角。常量(ε)称为振幅。
2.2定义:粒子在时间t出现位置r附近的单位体积内的概率,称为粒子在时空的分布率P(r,t)。
我们通过随机试验,能够测量出某个粒子在各个时空点的分布率(0≤P(r,t)≤1)。
定义:某个粒子的全部分布率占据的有限的时空,称为这个粒子的分布场(Ω)。
2.3定义:粒子在每个位置r的叠平面中,起点固定在复数零点并且长度是该粒子在时空(r,t)的分布率的算术平方根|P1/2(r,t)|的矢量,称为粒子在该时空(r,t)的分布场强度R(r,t)。它的辐角是从叠平面的实轴正方向逆时针转到R(r,t)的正方向所形成的角度。
2.4定义:粒子的各个分布场强度R(r,t)都是该粒子的丛量ψ(r,t)所形成的漂动,称为粒子的自然漂动。其中丛量的长度,称为自然漂动的标准振幅η。
又从(1)得自然漂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祥,未经刘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6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