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增益的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7428.5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8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方琴;袁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源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52 | 分类号: | H04W5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增益 自动 调节 方法 系统 适用 移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信道增益的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根据所述方法,所述系统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遍历式的调整信道的增益,并计算每次调整后所述信道的载噪比;再按照所计算的各载噪比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增益控制等级,来控制所述信道的增益,直到按照所确定的增益控制等级得到的增益超出预设的范围,重新调整所述信道的增益。本发明通过遍历所有的增益等级来选择一个使得信道的载噪比最大的增益放大比例来处理所接收的信道信号,能够得到具有高灵敏度的信号的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信道增益的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智能性的提高,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导航已十分普遍。用于导航的如GPS信号是一种信号非常小、而且经常受其他信号干扰的信号。当当用户在导航时还要上网或打电话时,移动数据网络和电话所占用的信道会对导航信号进行强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若仍然以固定的低增益来放大导航信号,必然一并放大了干扰信号,致使移动设备中导航信号的接收端的灵敏度受限。
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导航时监测移动设备端是否接收功率很大的GSM信号,在确定接收到GSM信号时,关闭导航信号的接收端,直至GSM信号减弱。但是,当用户在导航时长时间接听电话,就无法及时获得导航信息。因此,需要能够在接听电话时继续解调出导航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增益的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设备无法同时进行导航和打电话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道增益的自动调节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遍历式的调整信道的增益,并计算每次调整后所述信道的载噪比;按照所计算的各载噪比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增益控制等级,来控制所述信道的增益,直到按照所确定的增益控制等级得到的增益超出预设的范围,重新调整所述信道的增益。
优选地,所述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遍历式的调整信道的增益的方式包括:获取所要调整的信道的数字基带信号,并计算所述数字基带信号的载噪比;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逐级单调的调整所述信道的增益,并计算每次调整后所述数字基带信号的载噪比。
优选地,所述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遍历式的调整信道的增益的方式包括:向控制信道载波增益的增益放大单元发送对应所述增益控制等级的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增益放大单元对应增大或减少所接收信道的增益。
优选地,所述向控制信道载波增益的增益放大单元发送对应所述增益控制等级的控制信号的方式包括:预设用n位二进制控制位来对应增益控制等级,在调整信道增益时,将所对应的二进制控制位输入所述增益放大单元,以使得所述增益放大单元对应增大或减少所接收信道的增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信道增益的自动调节系统,包含:增益调整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遍历式的调整信道的增益,并计算每次调整后所述信道的载噪比;与所述增益调整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计算的各载噪比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增益控制等级,来控制所述信道的增益,直到按照所确定的增益控制等级得到的增益超出预设的范围,重新调整所述信道的增益。
优选地,所述增益调整单元包括: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要调整的信道的数字基带信号;增益调整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增益控制等级逐级单调的调整所述信道的增益,并计算每次调整前和调整后所述数字基带信号的载噪比。
优选地,所述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将信道载波进行增益放大;对应的,所述增益调整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增益放大单元发送对应所述增益控制等级的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增益放大单元对应增大或减少所接收信道的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源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源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7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